小兒腦癱發現不及時或殘疾

大多數的男女都是比較重視優生優育, 但是孩子健康出生以後並不代表沒有任何問題。 專家解釋, 如果孩子出生後, 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不夠關心容易引起孩子的隱形疾病。 比如, 小兒腦癱是導致兒童殘疾的主要疾患, 若是發現不及時可能會終生殘疾。 家中若是有腦癱兒該怎麼辦呢?隨著母嬰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Advertisiment

1)不相信自己孩子有病

9個月大的明明是父母瞞著爺爺奶奶偷偷抱來看病的, 據媽媽說明明四五個月時頭還豎不起來, 如今扶他站立時他喜歡用腳尖著地。 而孩子的奶奶卻說:“我們明明眼睛忽閃忽閃的, 逗他會笑, 能有什麼病?”可現實是殘酷的, 經檢查他四肢肌張力高, 有異常姿勢, 確診為腦癱。

專家點評:許多家長因缺乏育兒知識, 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病的, 等來就診時往往已錯過最佳康復期。 作為父母應當瞭解正常孩子的發育月齡,

Advertisiment
如3個月孩子頭能豎穩, 4個月左右能翻身, 5個月能主動伸手抓物等。

2)腦癱兒誤診為“缺鈣”

腦癱誤診為缺鈣是最常見的, 秀秀1歲半時不會走, 爺爺帶她到當地就診, 一當地老專家告訴他孩子缺鈣, 可一直補鈣到3歲, 還是走不了, 才到專業兒童康復機構就診治療。 提起誤診, 爺爺很氣憤地說:“應該對下面的醫生進行培訓。 發現不對勁, 早點到大醫院檢查。 ”

專家點評:腦損傷的孩子往往存在鈣磷代謝障礙, 加之戶外活動少, 所以腦癱合併“缺鈣”是很常見的, 但基層醫生由於對這個病不瞭解, 或沒有做神經系統的檢查, 只看到缺鈣這一表面現象, 沒有考慮到根本原因。

3)麻痹大意, 僥倖等待

康康是個早產雙胎兒, 出生時才2千克。

Advertisiment
他6個月時因脖子軟、抬不起頭到醫院看病, 醫生明確告訴他父母康康目前的表現, 很可能是腦癱, 要抓緊時間治療。 康康的父母則認為孩子早產, 要比別的孩子弱、發育晚一些, 等他長長再看吧。 結果到3歲, 康康還不能坐, 父母才急了, 帶他來看病, 然而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點評:康康很可惜, 如果第一次就診時開始治療, 這個時候可能已完全康復了。 現在治療即使能康復, 時間要花得更長, 難度也增大了。 存在這種僥倖心理的家長有很多。 其實只要有早產、低出生體重、黃疸、難產、窒息等高危因素, 運動發育落後的同時又伴有頭後仰、拳頭緊握、肢體發硬等神經學發育異常, 一般就要引起警惕。

小編碎碎念:上面就是關於小兒腦癱發現不及時可能帶來的危害,

Advertisiment
甚至有可能會終生殘疾。 因此, 母嬰小編提醒大家, 不要認為把孩子生下來就放心了, 其實有些疾病是先天帶來的。 由於家長不重視或醫生不認識該病, 不能及早發現和治療, 可能會白白耽誤孩子的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