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與夏季不同

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 腹瀉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一為6~8月, 稱為夏季腹瀉, 主要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另一高峰是10~12月, 稱秋季腹瀉, 主要病原是輪狀病毒。 夏季腹瀉主要因細菌感染引起, 對症治療就是使用抗菌藥;而秋季腹瀉有78%~80%是因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這種腹瀉不能用抗菌藥治療。 另外, 夏季腹瀉和秋季腹瀉還可以從另外的方面辨別。 大便性狀 大便呈糊狀, 夾雜有腐食氣味, 多半是因消化不良所致; 如果寶寶大便像水一樣, 或含有膿、血、黏液, 而且大便次數增多, 很可能是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腸炎、痢疾等; 大便呈蛋花湯狀,
Advertisiment
無臭味, 則可能感染了輪狀病毒, 就是秋季腹瀉。 其他症狀 如果是秋季腹瀉, 寶寶在感染了輪狀病毒後, 可能首先出現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 如打噴嚏、流鼻涕;大概1~3天后才會腹瀉, 而且腹瀉次數非常多, 大便中水分很多, 然後就會出現嚴重的口渴、煩躁等症狀。 如果大便次數突然明顯增多, 並伴有發燒、腹痛、嘔吐、食欲不振、手腳冰涼等症狀, 很可能是患了痢疾腸炎等細菌性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