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睡覺愛出汗 多為生理性

成人睡覺出汗是體虛的表現, 但是寶寶睡覺出汗多是由於生理性原因導致, 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寶寶睡眠前喝牛奶、天氣熱、蓋被過多、運動量大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寶寶生理性盜汗。

小兒在入睡當中出汗並不是千載難逢的事。 小兒入睡出汗是非常常見的, 也並非都是身體虛不斂汗。 很多大人會覺得是寶寶體虛導致虛汗如雨下。 其實, 有相當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多見於頭和頸部, 常在入睡後半小時內發生, 1小時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四大生理性盜汗

一、代謝旺型盜汗

小寶寶由於處於不需揠苗也快長的階段,

Advertisiment
身體代謝率高, 再加上寶寶天性活潑, 哪怕是在睡夢當中也要和周公玩遊戲, 所以入睡後寶寶頭部也會常常出汗。 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 喜歡給寶寶多蓋被, 捂得嚴嚴實實。 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 再加上過熱的刺激, 只有通過出汗, 以蒸發體內的熱量, 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二、睡前喝奶型盜汗

睡前喝奶寶寶睡得香時汗亦多。 很多家長習慣在寶寶入睡前餵奶。 寶寶睡前喝熱奶也有可能會導致體溫升高從而出汗。 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 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另外, 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

Advertisiment
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三、大量運動型盜汗

白天活動量大的寶寶, 尤其是男寶寶精力充沛, 運動產生的熱能非常多, 身體暫時不能將過多的熱量透過汗液發散, 導致大量熱量逗留在寶寶體內, 從而讓孩子夜間睡眠時體溫高達38℃。 寶寶入睡後, 產生的熱量減少, 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 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 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四、天氣悶熱型盜汗

天熱悶氣致盜汗, 夜間穿衣要適宜。 夏天天氣悶熱, 如果再加上室內不透氣的環境, 寶寶出汗也是自然的事。 但是在大冬天裡, 家長因為擔心寶寶會受涼就給他穿上過多的衣服睡覺, 這種情況也是會導致寶寶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的。

Advertisiment

生理性盜汗多會發生在入睡後一個小時內, 如果寶寶整夜睡眠汗出如雨, 衣濕床潤, 並且伴有精神不振、哭鬧、營養不良、易驚醒等症狀, 則要警惕寶寶是否有病理性盜汗的情況了。 常見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除夜間多汗外, 還伴有煩躁、睡眠不甯、易驚醒、方顱、枕禿、雞胸等症。 如果有上述症狀,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 飲食時也應注意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 如魚、蝦皮等。 通過積極治療, 多汗可被很快糾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