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的家庭應急藥箱該如何準備?

對新手父母而言, 沒有比孩子生病更令人揪心的事兒了。 與成人疾病相比, 兒童往往起病急, 症狀變化快, 更需要準確而合理的應對。 那麼, 小兒的家庭應急藥箱究竟該如何準備呢?

小兒疾病的特點

通常將小兒按照年齡劃分為嬰兒(0~1歲)、幼兒(1~3歲)、學齡前期(3~7歲)和學齡期(7歲至青春期開始前)四個階段。 在每個階段, 小兒的成長發育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疾病譜也有所不同。

1.嬰兒期的孩子飛速成長, 由於餵養失當而造成的營養不良和消化紊亂比較常見, 6個月之後逐漸易感染細菌和病毒。

2.幼兒期孩子認知能力增長,

Advertisiment
此時除了易患一些感染性疾病外, 還可能由於看護不嚴而發生一些意外, 例如創傷或中毒。

3.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活動範圍更廣, 發生創傷等意外事件的幾率也更高。 此時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和流行病較為常見, 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小兒應急藥物的使用原則

小兒疾病發病急, 變化快, 症狀比較明顯。 對於各個時期的小兒, 常備應急藥物也應具備針對性。 與成人一樣, 判斷小兒病情輕重也應從四大生命體征開始, 即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同時加上神志和精神狀態。 病情嚴重時小兒往往會精神萎靡, 相反, 精神狀態良好、玩鬧如常的小兒即便體溫很高, 家長也不必過分擔心。 脈搏在體溫升高時會相應加快, 如果體溫下降而脈搏為100次以上,

Advertisiment
應立即送醫。 食欲和二便情況也很有用, 重病孩子的食欲不會很好。 而小便的次數和量, 是反映孩子腎功能和迴圈狀況最直觀的指標, 少尿的孩子不應在家繼續觀察或用藥。

如何選擇和使用應急藥物

腹瀉和便秘

對於腹瀉(每日大便超過4次), 治療主要以防止脫水為主, 家中應備有口服補液鹽, 以備必要時沖飲服用。 腹瀉次數較多時應馬上送醫, 不可自行服用止瀉藥。 急性腸胃炎往往表現為上吐下瀉, 如果嘔吐嚴重無法進水則應立即送醫。 小兒便秘多數可經調整飲食緩解, 如果長期不解大便, 可用少量開塞露幫助排便。

體溫升高 

體溫低於38.5℃時不用退熱藥, 可用溫水擦拭身體幫助降溫。 物理降溫無效體溫繼續升高時,

Advertisiment
可選用一些針對小兒的退燒藥, 如布洛芬(如美林)或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 必要時可交替使用。 高熱、退燒藥效果不佳或熱退後迅速恢復高熱的立即送醫。

咳嗽 

咳嗽的處理也應區分對待。 在疾病尚未明確前, 家長不應自行使用鎮咳藥物(如止咳糖漿等)。 流鼻涕、打噴嚏、發熱以及咳嗽往往是感冒的表現, 市場上有很多針對兒童感冒的OTC(非處方藥物), 主要含美沙芬, 偽麻黃堿, 氯苯那敏等, 因此可在家中常備此類藥物用以應急。 但某些小兒用藥並非適合所有小兒, 例如惠非甯(小兒)就不應用於2歲以下的幼兒, 在服藥前應注意閱讀藥品說明書。 一些患兒在感冒治癒後會遺留長時間的乾咳, 對此類咳嗽,

Advertisiment
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咳藥物。 咽痛伴高熱往往提示患扁桃體炎, 此類急性細菌感染均不宜在家自行服藥, 應以醫生處方為准, 更不宜自行使用抗生素。

小兒外傷

家中應備有必要的消毒藥品, 如醫用酒精和碘伏(碘伏稀釋後使用)。 藥店出售無菌紗布、棉球和繃帶, 家中可常備以止血、覆蓋用。

總的來說, 用藥前應判斷小兒病情是否需要立即送醫, 再考慮使用應急藥物。 應急藥物以緩解症狀為主, 避免濫用抗生素和成分不明、禁忌證不明的中藥, 以免貽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