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白血病發病有何特點

1、小兒白血病發病有何特點?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惡性腫瘤, 小兒白血病發病率近十年來有所上升, 在小兒惡性腫瘤中占首位。 一般發病率為3~5人/10萬人, 高發區可達6.6人/10萬人。 各年齡均可發病, 3~7歲較多, 約占小兒病例50%。 至今認為, 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決非單一因素, 已公認的因素有:化學品、電離輻射、藥物、免疫抑制、遺傳因素、病毒因素。

小兒白血病的類型與成人白血病有所不同, 以急性白血病為主, 約占95%~97%, 其中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急淋)多見, 約占60%~70%.其次為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簡稱急粒)。

2、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特點及效果如何?

Advertisiment

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遠比成人的好,近十幾年來,由於化療方案的不斷改進及新藥的出現, 小兒急淋化療的早期完全緩解率在95%以上。 我們對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目的, 是要治癒, 而不只是延長生命,在治癒的基礎上還要保證病兒的生活品質。

目前認為,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化療是主要手段。 對一部分高危的病兒及難治的和復發的病例,則需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3、小兒急性白血病化療的療程要多長?

目前, 對小兒急性白血病的診斷一定要做骨髓塗片進行細胞形態學分型, 還要結合免疫學分型、細胞遺傳學分型。 小兒急性白血病按危險程度可分為標危、中危、高危。 以前因為一些分型診斷的檢查還未完善,

Advertisiment
國內對小兒急性白血病的化療都在3.5-4年,現在已對化療療程作了修改, 急淋的標危型和中危型, 總療程為2年,高危型早期用更強化療,在完全緩解後儘量作造血幹細胞移植,否則,總療程在2.5-3年左右。 對急粒(包括急非淋)的化療, 總療程有的6-9個月, 有的1.5-2年。 目前總的趨向於短療程、強化療。 對急非淋的標危型, 主張以化療為主, 其餘的主張儘早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由於白血病化療的專業性非常強, 在化療過程中會有許多危險情況發生, 因此需要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治療, 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在化療過程出現的各種嚴重併發症, 減少治療相關死亡, 達到更好的治療療效。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Advertisiment

由於急性白血病是全身侵潤的惡性腫瘤, 所以其表現可以多種多樣――

★發熱 一般為低-中度熱, 主要是由於大量白血病細胞破壞, 產生致熱原所臻致。 但當出現持續中度熱(38攝氏度)以上, 就可能是由於感染所致, 這是因為正常粒細胞生成及功能降低。 感染的病原菌有細菌、病毒、黴菌等。

★貧血 常為首發症狀, 主要是由於骨髓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殖, 阻止了紅細胞的正常生長。

★出血 一般是皮膚、黏膜、鼻腔出血, 消化道和顱內出血常可致死, 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減少。

★肝、脾、淋巴結腫大 發生率比成人高,其中以急淋最常見。

★骨關節疼痛 部分病兒會出現骨、關節痛, 是由於白血病細胞侵潤破壞骨皮質和骨膜。 這時很容易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

Advertisiment

★其他 皮膚、胃腸道、腎、口腔黏膜、齒齦、心臟、肺、睾丸等, 均可因白血病細胞侵潤產生相應症狀。

當孩子出現以上表現的時候, 家長就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找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