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發熱媽媽應該帶寶寶去及早診斷治療

發熱是嬰幼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 許多疾病在一開始時就表現為發熱。 在日常生活當中, 我們會時常看到有些家長用手摸一摸孩子的頭, 摸一摸孩子的手心, 感到皮膚發燙, 就認為孩子是發燒了。 有些家長認為, 只要孩子的體溫超過37℃就是生病了。 其實, 這種認識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發熱是指體溫的異常升高。 正常小兒腋下體溫為36℃~37℃, 如超過37.4℃可以認為是發熱。 但是, 小兒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 常常可以出現一些波動。 比如在傍晚時, 小兒的體溫往往比清晨高一些。 小兒進食、哭鬧、運動後, 體溫也會暫時升高。

Advertisiment
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原因, 也會使體溫升高一些。 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 只要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精神活潑, 沒有其它的症狀和體征, 一般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有些孩子經常出現手足心發熱。 有的家長一拉孩子的手, 發現手心很熱就認為孩子是發燒了, 盲目地給予退熱藥。 其實, 小兒的手足心熱並不一定就是體溫高。 如果測一下體溫, 很可能在正常範圍。 孩子手足心熱,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 是因為陰虛火旺, 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孩子有“虛火”。 這種情況不宜使用西藥退熱劑, 而應該請中醫治療。 中藥可選用生地、麥冬、沙參、玄參、玉竹、青蒿、丹皮等滋陰清熱之品。 同時讓孩子多飲水, 多吃青菜和水果, 也可以經常用菊花泡水頻飲。

Advertisiment

對確認發熱的孩子, 要分析發熱的原因, 判斷是感染所致的發熱, 還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發熱。 並且要注意觀察發熱的熱型和伴隨的其它症狀, 以便及早做出正確診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