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疳積怎麼辦 小兒疳積調養有妙方

很多小寶寶在春夏季都會出現疳積,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厭食, 在1到5歲幼兒中較為常見, 多由營養失衡造成, 這與年輕媽媽缺乏餵養知識, 盲目地給孩子加強營養有關。 主要有厭食、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表現。

俗話說得好:“乳貴有時, 食貴有節”, 寶寶絕不是吃得越多就長得越快越好。 不少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 就像填鴨一樣喂哺飲食尚不能自節的嬰幼兒, 孰不知, “揠苗助長”, 哺食過早, 吃得太多甘肥、生冷食物, 會損傷脾胃之氣, 耗傷氣血津液, 就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 產生病理上的脾氣虛損而發生“疳積”之證。

Advertisiment

疳積症狀的小孩小兒推拿和針灸治療都有明顯的效果, 也可以通過物理治療, 配合藥膳調理來改善症狀;但是, 孩子的營養結構, 大人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 根據孩子的個體需要, 定質、定量、定時餵養, 糾正其貪食、偏食等不良習慣。 在春暖花開的時候, 帶孩子在戶外適當活動, 增強體質, 避免出汗引起感冒等其他不適。 媽媽們只要做好以下幾點調養, 就會大大減少寶寶患上“疳積”的機率。

一、飲食調養

在餵養方面, 應注意遵循先稀後幹, 先素後葷, 先少後多, 先軟後硬的原則。 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是防治寶寶疳積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 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 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

Advertisiment
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 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 導致腹痛, 令他更反感進食, 從而進一步損傷腸胃功能。 此時正確的方法是少吃, 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 另外, 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 寶寶半歲到一歲期間, 須改變臨睡前餵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餵食的習慣。 還有一點就是, 注意營養搭配, 糾正寶寶貪食、偏食等不良習慣。

二、藥膳調養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不同的體質和疳積的不同症狀和表現, 給予適當的藥膳處方, 加以調養。

1.積滯

表現:胃納減退, 噁心嘔吐, 吐出奶塊及食物, 腹脹而硬, 大便酸臭, 煩躁哭鬧, 苔白厚膩, 脈滑有力。

治則:消食導滯。

藥膳方:

(1)雞內金粥:

雞內金6克, 幹橘皮3克, 砂仁1.3克, 粳米30克, 白糖少許。

Advertisiment
先將前三味共研成細末, 然後與粳米同煮粥, 待熟時調入白糖。 溫服, 早晚各1碗。

(2)鵪鶉大米粥:

鵪鶉1只, 大米適量, 調味料少許。 將鵪鶉處理乾淨, 切成小塊, 與大米同煮作粥, 調好味。 空腹溫熱食, 日2~3次。

(3)萊菔子散:

萊菔子6克, 焙乾研末。 用溫開水調服。

2.疸證

表現::長期胃納不振, 時時腹瀉, 面色黃白, 毛髮枯槁, 形體羸瘦, 精神不振, 目光黯淡, 睡間露睛, 甚則浮腫, 舌淡少苔, 脈細弱。

治則:健脾益胃, 補養氣血。

藥膳方:

(1)二藤健脾糕:

旋花根150克, 雞血藤60克, 粳米250克, 白糖250克。 將前三味共研細粉, 混勻後加白糖, 用水適量揉成麵團, 切塊或搓成小團塊, 蒸熟。 分頓隨量食。

(2)山楂蜜膏:

山楂、蜂蜜各500克。 將山楂洗淨, 去核, 切成薄片, 加水適量煮糊, 再加蜂蜜煉成膏。 每服半匙,

Advertisiment
日3次。

(3)小米山藥粥:

山藥45克(鮮品100克), 小米50克, 白糖適量。 將山藥洗淨搗碎或切片, 與小米共煮作粥, 熟後加白糖適量調勻, 空腹溫熱服食。

(4)炒扁豆淮山藥粥:

炒扁豆60克, 淮山藥60克, 大米50克。 將扁豆、淮山藥洗淨, 大米淘洗乾淨, 加水適量共煮粥。

三、按摩調養

1.掐四縫

操作方法:

四縫穴:位於第2~第5指掌面, 近端指關節的中央。 捏兩手四縫穴各50次, 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但又能接受為宜, 一日一次, 30次為一個療程, 1個療程後起效。

中醫認為兒童營養不良以消食導滯、調理脾胃氣血為主。 掐四縫, 能行氣消積, 消腹脹;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 刺激四縫穴可使唾液澱粉酶分泌增加, 提高唾液澱粉酶的作用, 腸中胰蛋白酶、胰澱粉酶、胰脂肪酶含量增加, 發現血清鈣、磷均有上升,

Advertisiment
鹼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結果鈣、磷沉積增加, 有助於患兒的骨骼發育和成長。

2.捏脊

操作方法:

讓寶寶俯臥于床上, 捏脊者站在寶寶後方, 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 食指半屈, 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 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 向上捏起皮膚, 同時向上撚動。 兩手交替, 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釐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 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 算做捏脊一遍。 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 但每捏3下需將背部皮膚向上提一次。 再重複第一遍的動作兩遍, 共6遍。 一般每天捏一次、連續7~10天為一療程。

中醫認為捏脊療法可以刺激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 能調和陰陽, 健脾理肺, 從而達到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捏脊療法可以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整體地、雙向地調節內臟活動,從而防治多種疾病。

從而達到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捏脊療法可以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整體地、雙向地調節內臟活動,從而防治多種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求教小兒疳積的居家治療法

    捏脊4遍: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寶寶的皮膚,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即為捏脊一遍。如此反復4次 [詳細答案]

  • 1回答

    九個月寶寶消化不良能喝小兒疳積糖嗎

    您好,消化不良可以給寶寶吃一些媽咪愛,培非康等微生態製劑調節胃腸道菌群,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注意少吃油膩生冷食物,適當吃蔬菜和常溫水果,平時可以給寶寶揉揉腹部幫助消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得了小兒濕疹怎麼辦啊

    濕疹是綜合因素導致的,跟環境、氣溫以及媽媽的飲食和自身的體質相關。嬰兒有濕疹要注意調節房間的濕度和溫度,避免過濕過熱,飲食要清淡,做好寶寶皮膚的清潔護理,必要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 [詳細答案]

  • 6回答

    小兒尿床怎麼辦?

    寶寶是喝母乳的吧,肯定會尿尿的,寶寶媽媽一定要晚上記得把尿寶寶,一開始寶寶不太習慣,把尿幾天後,慢慢就會形成習慣,自然也就不會尿床了,寶寶偶爾尿床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有了媽媽的精心呵護,就不會在尿床了... [詳細答案]

  • 2回答

    小兒盜汗怎麼辦?

    小孩的體溫中樞還沒有發育完全,我覺得小孩還是不要從小給穿太多了,聽課的時候老師都說了!從小就穿的少的小孩身體素質是要好一點的!媽媽們注意啦~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