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疳症中醫療法

祖國醫學中的“疳症”說的就是這類疾病。 這裡的“疳”有兩層含義:其一“疳者甘也”, 是指小兒無節制地吃肥甘厚膩, 損傷脾胃, 形成疳症, 說明它的病因;其二“疳者幹也”, 是指氣液乾涸, 形體羸瘦, 說明它的症狀。

一般症狀

兒童營養不良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體重減輕, 消瘦, 皮下脂肪減少, 皮膚毛髮乾澀、彈性小, 面色焦黃, 精神不振, 活動減少, 肌肉無力。 輕度營養不良對孩子的早期身高沒有影響, 長期尤其重度營養不良則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長遲緩。

小兒營養不良是怎樣形成的

引起小兒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餵養不當或小兒挑食、偏食。

Advertisiment

餵養不當主要是“太過”和“不及”。 “太過”是指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饑飽無規律, 過分食用肥膩的食物, 過多地吃冷食, 導致食積內停, 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餵養不足;人工餵養調配不當, 如牛奶或奶粉濃度太低, 或以穀物(米粉、麥乳精)為主食, 從而因長期蛋白質和脂肪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

小兒斷奶後或哺乳期間未能及時增加輔食;以及兔唇、齶裂、嬰幼兒腹瀉、腸吸收不良綜征等;急慢性傳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 如多產、早產、雙胎等都可引起疳症。

當然如今家庭條件改善, 這種病的病因多為“太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