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疝氣:不是越早手術越好!告訴你哪種情況才需要

當你發現寶寶一哭鬧, 大腿根就鼓起一個包時, 家長們可千萬別大意, 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那麼這是怎麼造成的?需不需要治療?

1、腹股溝疝是怎麼造成的?

疝氣, 是指腹腔正常的器官或者組織, 通過腹壁的薄弱點或缺損、縫隙處凸出來, 而從腹股溝凸出來的腹腔組織, 就叫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多由於寶寶腹壁發育異常所致, 可在出生時發生, 也可在出生幾個月以後, 甚至是一歲以後才出現。

患腹股溝斜疝的寶寶中, 男孩多於女孩, 男孩大概占80%到90%, 這與男孩特殊的生理結構有很大關係。

Advertisiment

在胎兒時期, 男寶寶的精索和睾丸是在腹腔裡的, 從孕3個月開始下降, 約在孕5月時抵達腹環處, 該處的腹膜開始向外突出, 成為腹膜鞘狀突, 精索和睾丸會隨著它下降到陰囊內。 寶寶出生以後, 正常情況下, 鞘狀突是應該完全閉合的。

如果鞘狀突沒有閉合, 並且缺損較大, 腹腔內的組織或者器官, 比如腸管、大網膜就會凸出到腹股溝、陰囊或者大陰☆禁☆唇等部位, 形成疝氣。

如果鞘狀突缺損較小, 才幾毫米, 只有液體能夠通過鞘狀突流到陰囊裡來, 會形成一個水囊, 稱為鞘膜積液。

2、如何區別疝氣和鞘膜積液?

如果家長發現在寶寶的陰囊裡, 或者陰囊上方有鼓起的包塊, 孩子哭鬧時更明顯, 安靜以後包塊就會緩慢地消失,

Advertisiment
或者家長在用手撫摸、按壓它時就消失、平復了, 那這就是腹股溝疝。

如果是柔軟的、囊性的包裹著液體的包塊, 有的時候大、有的時候小, 用手按摩不會消失, 就屬於鞘膜積液。

3、疝氣必須要手術治療嗎?

在寶寶兩三個月甚至出生時發現的疝氣, 不用過於緊張。 如果在輕輕按摩後或者寶寶安靜狀態下, 包塊能慢慢消失, 這種疝氣一般不需要著急做手術。 通常在寶寶六個月或一歲左右, 隨著鞘狀突的癒合, 疝氣有可能自愈。

如果寶寶一歲以後還經常出現疝氣包塊, 就幾乎沒有自愈的可能了, 要採取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醫生表示:

家長還要注意的是, 如果疝出的包塊很長時間不平復, 孩子又哭鬧得很厲害, 說明可能發生了嵌頓,

Advertisiment
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