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是什麼

1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一 常用推拿手法

運內八卦 500次

位置:八卦位於手掌面, 以掌心為圓心, 從圓心至中指橫紋約2/3處為半徑, 畫一個圓, 八卦穴就在這個圓上。 稱為運內八卦。

手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質, 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輕輕的由乾卦起, 以順時針的方向推運至兌卦止, 周而復始畫圈, 手法力度一定要輕。

清胃經 100-500次

位置: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掌骨橈側面。

手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露出拇指、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橈側沿赤白肉交際處, 自腕橫紋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

Advertisiment
多用於腹脹、便秘、打嗝噯氣、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吐奶等症。

清補脾 300次

位置:脾經位於大拇指橈側, 赤白肉交際處。

手法:清補脾即來回推之。 (最好將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補血氣, 常用於緩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揉板門 100-300次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手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 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分腹陰陽 1-2分鐘

位置: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或自中脘到臍。

手法:用雙手拇指自劍突下分別沿肋弓下緣或自中脘到臍, 向兩旁分推100-200次。

作用:健脾和胃, 理氣消食,

Advertisiment
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防燥不安、夜啼等症。

摩腹 1-2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 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 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成人也是。 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 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 理氣消食, 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症。

揉脾腧穴 100次

位置: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左右各一穴。

手法:用大拇指著力按揉一側該穴100次, 再以同樣的方式按揉另一側。

揉胃腧穴 100次

位置:位於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左右各一穴。

手法:用大拇指著力按揉一側該穴100次, 再以同樣的方式按揉另一側。

足三裡 2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 脛骨旁1寸。

Advertisiment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一邊一分鐘)。

作用:足三裡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 按揉足三裡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 對於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揉三陰☆禁☆交 1分鐘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 踝關節上三寸。

手法:用拇指指腹著力按揉該穴。 有酸脹感。

作用:疏通血脈、疏經通絡、通調水道。 主治小兒遺尿、小便不利、下肢無力、脾胃虛弱等症。

12345 2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二 脾胃虛寒型

主要症狀表現:

口水流不停、口水清而稀、面色蒼白、四肢微涼、大便稀、小便清。

推拿手法:

改清補脾為補脾經, 加推四橫紋、推三關、揉外勞宮。

補脾經 500次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外側緣或拇指螺旋面。

手法:順著拇指外側從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

Advertisiment
多用於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推小橫紋 100-300次

位置:四指掌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將孩子左手四指併攏, 以拇指端外側緣著力, 從食指橫紋滑向小指橫紋。

作用:調中行氣、和氣血、消滯脹。 多用於防治疳積、腹脹腹痛、消化不良。

推三關 100-300次

位置:前臂橈側, 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靠近大拇指那一側)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 使其掌心向上, 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直推向肘橫紋。

作用:溫陽散寒, 發汗解表, 補益氣血。 主治一切寒證。 如風寒感冒, 腹瀉, 腹痛, 斑疹白, 疹出不暢, 病後體弱, 陽虛肢冷, 痿證等。

揉外勞宮 100-300次

位置:位於手背側, 第2、第3掌骨之間, 掌指關節後約0.5寸處。 (與手掌側的勞宮穴相對)

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輕揉該穴。

Advertisiment

作用:溫陽散寒、升陽舉焰, 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腸鳴、腹瀉、痢疾、脫肛、遺尿、疝氣等症。

12345 3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三 脾胃氣虛型

主要症狀表現:

口水清稀、面色發黃、不思乳食、總是發困。

推拿手法:

改清補脾為補脾經, 加推四橫紋、補肺經。

補脾經 500次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外側緣或拇指螺旋面。

手法:順著拇指外側從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 多用於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推小橫紋 100-300次

位置:四指掌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將孩子左手四指併攏, 以拇指端外側緣著力, 從食指橫紋滑向小指橫紋。

作用:調中行氣、和氣血、消滯脹。 多用於防治疳積、腹脹腹痛、消化不良。

補肺經 200-300次

位置:肺經無名指末節螺紋面。

手法: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

12345 4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四 脾胃/心脾積熱型

主要症狀表現:

口水流不停、口水熱而黏、口角糜爛、或舌尖皰疹、潰瘍、口臭而渴便秘、小便黃、舌質紅、苔黃等。

推拿手法:

加清心經、清天河水、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心煩不安)、摩湧泉。

清小腸 500次

位置:位於小指尺側面,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小指尺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或食指橈側面從孩子小指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清熱利尿,多用於防治小便赤澀等症。

揉小天心 100-300次

位置:小天心位於手掌大魚際與小魚際交界處凹陷中。

手法:用中指或者拇指指尖著力揉之。

作用:鎮驚安神、主治手足心煩熱、夜啼等症。

清天河水 100-300次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直推向肘橫紋,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宣肺除煩。

退六腑 300次

位置: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肘腕之間的一條直線。(小指那一側)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紋面從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摩湧泉 30-50次

位置:湧泉穴位於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足底第2、3蹠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作用:有滋陰退熱、降逆止嘔、理腸止瀉的作用。

12345 5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 注意事項

1、有口腔潰瘍的寶寶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必要時配合口服藥物或在口腔患處噴塗錫類散等外用藥。

2、由面部神經麻痹或腦炎後遺症引發的流涎,應積極治療原疾病。

3、推薦食譜:

(1)益智粥(益智仁、白茯苓烘乾研成粉末,每次粳米粥將成之時中加入3克,即食)

(2)白術糖(白術曬乾研成粉末,和白糖調勻,再加水調成糊狀,隔水蒸熟食用)

(3)薑糖神曲茶(生薑兩塊、神曲半塊,白糖適量,加水煮沸飲用)

4、寶寶2個月唾液腺開始發育、4-6個月開始流口水,7-18個月口水旺盛,2歲之前停止流口水,這期間寶爸寶媽要及時觀察口角是否對稱,飲食是否正常,口腔粘膜有沒有潰瘍,有沒有異常哭鬧。

相關文章

小兒腹痛推拿手法圖解

小兒鵝口瘡推拿手法是什麼

小兒夜間出汗多推拿按摩手法是什麼

12345

手法: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

12345 4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四 脾胃/心脾積熱型

主要症狀表現:

口水流不停、口水熱而黏、口角糜爛、或舌尖皰疹、潰瘍、口臭而渴便秘、小便黃、舌質紅、苔黃等。

推拿手法:

加清心經、清天河水、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心煩不安)、摩湧泉。

清小腸 500次

位置:位於小指尺側面,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小指尺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或食指橈側面從孩子小指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清熱利尿,多用於防治小便赤澀等症。

揉小天心 100-300次

位置:小天心位於手掌大魚際與小魚際交界處凹陷中。

手法:用中指或者拇指指尖著力揉之。

作用:鎮驚安神、主治手足心煩熱、夜啼等症。

清天河水 100-300次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直推向肘橫紋,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宣肺除煩。

退六腑 300次

位置: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肘腕之間的一條直線。(小指那一側)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紋面從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摩湧泉 30-50次

位置:湧泉穴位於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足底第2、3蹠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作用:有滋陰退熱、降逆止嘔、理腸止瀉的作用。

12345 5 小兒流口水推拿手法 注意事項

1、有口腔潰瘍的寶寶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必要時配合口服藥物或在口腔患處噴塗錫類散等外用藥。

2、由面部神經麻痹或腦炎後遺症引發的流涎,應積極治療原疾病。

3、推薦食譜:

(1)益智粥(益智仁、白茯苓烘乾研成粉末,每次粳米粥將成之時中加入3克,即食)

(2)白術糖(白術曬乾研成粉末,和白糖調勻,再加水調成糊狀,隔水蒸熟食用)

(3)薑糖神曲茶(生薑兩塊、神曲半塊,白糖適量,加水煮沸飲用)

4、寶寶2個月唾液腺開始發育、4-6個月開始流口水,7-18個月口水旺盛,2歲之前停止流口水,這期間寶爸寶媽要及時觀察口角是否對稱,飲食是否正常,口腔粘膜有沒有潰瘍,有沒有異常哭鬧。

相關文章

小兒腹痛推拿手法圖解

小兒鵝口瘡推拿手法是什麼

小兒夜間出汗多推拿按摩手法是什麼

12345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治療小兒咳嗽推拿手法有什麼?

    你好。治療小兒咳嗽的推拿手法比較多,要根據寶寶咳嗽的原因來選擇推拿的手法。所以建議您帶孩子到正義醫療機構進行推拿治療。除了推拿治療,建議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寶寶多喝水,勤喝溫開水有助於幫助寶寶緩解咳...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流口水,該怎麼進行護理?

    這個期間經常流口水是常見現象,一是因為出牙時口腔不適,二是因為嬰兒吞咽口水能力弱。但要注意,流口水會造成口腔周圍和下頜皮膚因口水刺激出現皮疹,甚至破潰。可在嬰兒睡覺時,用問毛巾輕擦局部後,塗些潤膚露。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流口水的原因是什麼?應如何護理?

    流口水會造成口腔周圍和下頜皮膚因口水刺激出現皮疹,甚至破潰。可在嬰兒睡覺時,用問毛巾輕擦局部後,塗些潤膚露。流口水不會造成脫水,1歲後逐漸減少。長牙和出牙期間經常流口水是常見現象,兩方面原因,一是出...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流口水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呢?牙如何護理比較好呢?

    寶寶長牙和出牙期間經常流口水是常見的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出牙時口腔不適,二是嬰兒吞咽口水能力弱,或者說不太會自主吞咽口水。流口水會造成口腔周圍和下頜皮膚因口水刺激出現皮疹,甚至破潰。可在嬰兒...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流口水,大小便失控

    你好,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多見於神經系統疾病、腦組織病變、發育異常等導致,建議帶孩子到醫院兒科就診做一下身體檢查,看具體是那種疾病導致,根據檢查選擇治療。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