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排便哭鬧,糞便表面有少量鮮血,是何原因

排便時及排便後肛門劇烈疼痛是小兒肛裂的重要症狀。 肛裂是肛管齒線下、深及全層的皮膚裂隙, 為小兒常見病。 肛裂後局部易發生慢性炎症, 使肛管組織纖維化而彈性減退, 排便時局部反復撕裂, 不易愈口, 而且因局部疼痛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 導致引流不暢, 感染經久不愈, 幫臨床患兒往往不願排便, 更使大便幹結, 引起便秘。 幹結的硬糞便摩擦創面可使糞便表面附有少量鮮血, 或便後出血, 量少呈鮮紅色。 少數患兒有先天性肛門狹窄或肛門括約肌痙攣史。  

小兒肛裂可用以下方法治療: 
(1)訓練每日排便習慣。

Advertisiment
 
(2)軟化大便, 保持排便通暢。 口服輕瀉劑及液狀石蠟等;溫高錳酸鉀溶液(1: 5000)坐浴, 每日兩次, 使肛門括約肌鬆弛;局部抗生素軟膏有助肛裂癒合。  
(3)對嚴重肛裂或括約肌痙攣者可行肛管擴張術。  
(4)慢性肛裂, 經久不愈, 可行肛裂切除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