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口腔炎 健康護理要點需謹記

由於氣候比較乾燥, 一些平時愛上火的寶寶現在更加嚴重了, 他們更容易患上口腔炎, 那麼一旦說寶寶患了口腔炎, 媽媽們應該如何做好護理呢?

鵝口瘡

又稱雪口病,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 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使用不潔奶具有關, 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 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 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 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 常見於上下唇內側, 頰粘膜、舌面、牙齦、軟硬齶上,

Advertisiment
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 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 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 略微凸起, 周邊不紅。 嚴重者可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 引起真菌性腸炎或真菌性肺炎。

皰疹性口腔炎

多見於1~3歲小兒, 其中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 此病為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禁☆感染, 全年均可發病, 無季節性, 傳染性強, 可在托幼機構小流行。 臨床表現: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 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水皰, 可為單個, 也可成簇。 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 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 周圍有紅暈。 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 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 病程長, 發熱可持續5~7天, 潰瘍10~14天癒合。 若不經治療, 經過l~2周會自愈, 但容易復發, 反復發作者通常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Advertisiment

潰瘍性口腔炎

多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引起感染。 多見於嬰幼兒, 常在急性☆禁☆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 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生。 初起為粘膜充血水腫, 然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 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 易於擦去, 擦拭後創面可見出血。 可發生於口腔粘膜各處, 以舌、唇內、頰粘膜多見。 全身反應表現為患兒哭鬧、煩躁、拒食、流涎, 常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

健康護理要點

1、對症治療:

a.鵝口瘡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於哺乳前後清洗口腔, 或局部塗抹10萬~20萬U/ml制黴菌素魚肝油混合液, 每日2~3次。

b.皰疹性口腔炎局部可塗皰疹淨(碘苷), 亦可塗西瓜霜、錫類散、冰硼散等。 每日2~3次。

Advertisiment

c.潰瘍性口腔炎局部可塗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每日2~3次。

2、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飲食以微溫或涼的流質為宜, 避免酸、鹹、辣、熱、粗、等刺激性食物。

3、防止繼發感染及交叉感染:

為患兒塗藥或清潔口腔前後要洗手, 患兒的玩具、食具、毛巾等都要及時消毒。 鵝口瘡患兒使用過的奶瓶、水瓶及奶嘴應放於5%碳酸氫鈉溶液中浸泡30分鐘後洗淨再煮沸消毒。 皰疹性口腔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應注意隔離。

4、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應補充微量元素鋅, 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寶寶一旦上火, 媽媽們要及時應對哦!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寶寶患口腔炎的症狀及護理有哪些呢?

    您好,寶寶患口腔炎,症狀一般是口腔裡長水泡,寶寶食欲下降,還有經常伴有體溫升高。此時,媽媽不能給寶寶吃硬的、酸的、鹹的食物,這樣會刺激患處。寶寶飲食以流質或者半流質為宜。多給寶寶喝水,保持口腔清潔和...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患口腔炎的症狀是什麼?如何護理?

    流涎,厭食,哭鬧,口腔黏膜紅腫,甚至有的會潰爛。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吃稍涼的流質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口腔問題護理要點是幾個呢

    你好。寶寶口腔護理,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第一就是要讓孩子勤喝溫開水,這可以幫助清理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部分病菌。其次,對於孩子接觸的乳☆禁☆頭、奶嘴、食具等,要保持清潔乾淨。第三點糖要少吃,這是寶寶蛀齒的... [詳細答案]

  • 5回答

    嬰兒患口腔疾病怎麼辦?

    去藥店買瓶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片,用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片沖水用紗布裹著交替給寶寶擦拭口腔內壁,一天擦三到四次,每次寶寶吃完奶後擦。生理鹽水是起到消炎作用,碳酸氫鈉片是鹼性的,起到酸堿中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患口腔炎要怎麼調理呢

    你好,在寶寶患口腔炎的期間最好不要吃用帶有刺激性的水果,柑橘類水果就是其中一種,柑橘類水果會引起炎症更加的嚴重,所以不應該吃,如果想補充維生素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刺激辛辣的都不可以...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