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疾病早防治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都會遇到各種疾病的困擾, 以下就是筆者為大家分享的一些小兒常見病以及防治的措施, 希望對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在撫養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哦!!

1、發熱 小兒正常體溫:肛表:36.2-38℃, 口表:36-77.4℃。

小兒高熱(指39℃以上)要考慮是否: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痢疾)、腦膜炎、脊髓灰白質炎、乙型腦炎、瘧疾、敗血症等。

小兒低熱(指38℃上下)要考慮是否:結核病、慢性☆禁☆感染(如扁桃體炎、副鼻竇炎、中耳炎等), 慢性腎盂腎炎及功能性低熱(如夏季熱)。

發現以上情況, 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2、腹痛 腹內原因要考慮是否:腸蛔蟲、膽道蛔蟲、腸炎、痢疾、急性闌尾炎、腸套疊等。

Advertisiment
腹外原因要考慮是否:肺炎、心肌炎、麻疹、風濕病、腎臟疾患。

3、流行性☆禁☆感冒 症狀:高熱、鼻塞、頭痛、咳嗽。 體症:咽部充血水腫、結膜充血。 治療:可按醫生要求服用一些感冒藥, 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4、小兒腹瀉

輕症:一天腹瀉10次以下, 大便黃、綠色, 偶有嘔吐。 體症:皮膚彈性尚好、精神較好。 治療:口服補液, 溫開水加適量食鹽和碳酸氫鈉多次口服, 一天腹瀉多少, 喝進多少, 並服用相應止瀉藥。

重症:一天腹20次以上, 大便呈水狀、嘔吐每天10次以上。 體症:皮膚彈性差、精神差、唇周灰暗、呼吸深快。 由於小兒病情發展快, 因此不論是輕症還是重症, 最好送醫院確診治療, 以免延誤病情。

5、維生素D缺乏性的佝僂病

Advertisiment

症狀:時常啼哭、出汗、易驚醒、頭髮呈落髮圈。

體征:方頭、囪門遲閉(正常1.5歲), 出齒遲(6個月下凳應兩顆), 肋骨串珠, O型、X型腿。

預防:自1個月起補維生素D, 每天400國際單位,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自2周起即可補充, 在最初3個月每月給800國際單位。

治療:

①維生素D40—60萬單位一次肌注, 兩月後重複一次。

②濃A、D製劑:每日口服10—40滴。

③葡萄糖酸鈣每日口服1—3克。

④多在太陽下活動, 也就是常說的多進行“日光浴”。 但應避免烈日曬傷。

6、缺鐵性貧血

症狀:皮膚粘膜、甲床蒼白, 疲乏無力, 不愛活動。

化驗:血常規示血紅蛋白、紅細胞數減少。

治療:去除病因, 補充鐵劑。

7、肺炎

症狀:發熱、咳嗽氣促, 但新生兒肺炎往往沒有典型的症狀, 僅表現為不吃, 啼哭, 呼吸加快, 嘴唇發紺, 口溢白沫。

Advertisiment

體征:雙肺呼吸音粗糙, 部分可聞及混羅音。

治療:應儘早送醫院確診治療。

8、腸道蛔蟲病

症狀:反復及周痛、夜眠不安, 或無症狀。 農村3—10歲小孩一般都患有此病。 經化驗確診後, 按醫生要求服用相應驅蛔蟲藥。

以上的介紹都是小兒常見病的症狀與防治措施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能夠牢記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