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咳喘 對症選擇中成藥

風寒咳喘——重在溫肺散寒 

小兒肌表不固, 受到風邪侵襲後, 導致肺氣宣降失常。 表現為發熱, 怕冷, 流清鼻涕, 氣粗, 咳喘時咯出白色痰液, 納食減少, 小便清, 大便稍稀, 舌苔薄白。 常用中成藥有: 

兒童清肺口服液(丸)主要含有麻黃、苦杏仁(炒)、甘草、桑白皮(蜜炙)、法半夏、紫蘇子(炒)、葶藶子、浙貝母、紫蘇葉、細辛、薄荷、枇杷葉(蜜炙)等。 有清肺、解表、化痰、止嗽作用。 用於小兒風寒外束所致的咳喘。  

半夏露主要含生半夏、枇杷葉、遠志(泡)、款冬花、桔梗、麻黃、陳皮、甘草等。 所含藥物藥性偏溫, 具有解表化痰, 溫肺止咳之功效。 適用于小兒風寒咳喘,

Advertisiment
鼻塞, 流涕伴咯痰不爽。  

通宣理肺口服液主要含半夏、陳皮、茯苓、甘草、黃芩、桔梗、苦杏仁、麻黃、前胡、枳殼、紫蘇葉等。 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作用。 適用于小兒感冒咳喘, 發熱惡寒, 鼻塞流涕, 頭痛無汗。  

小兒化痰止咳顆粒主要含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鹽酸麻黃堿。 具有祛痰、鎮咳、平喘作用。 適用于小兒咳喘, 支氣管炎。  

風熱咳喘——重在潤肺清熱 

風熱咳喘表現為發熱, 口乾咽燥, 胸悶, 咳嗽痰多, 咳黃痰(或濃痰), 且咳痰不爽, 或咳喘不止。 舌質紅, 舌苔黃。  

小兒止咳糖漿主要含玄參、麥冬、膽南星、杏仁、檳榔(焦)、桔梗、竹茹、桑白皮、天花粉、川貝母、瓜蔞子、甘草、紫蘇子(炒)、知母、紫蘇葉油等。 具有潤肺清熱、止嗽化痰平喘作用。 適用于發燒,

Advertisiment
咳喘黃痰, 口乾舌燥, 腹滿便秘, 久嗽痰盛。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主要含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銀花、連翹、知母、黃芩、板藍根、麥冬、魚腥草。 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化痰作用。 適用于熱邪犯于肺衛所致的發熱, 汗出, 咳喘, 痰黃, 口幹而渴。  

小兒咳喘口服液主要有麻黃、石膏、黃芩、金銀花、連翹、苦杏仁等。 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宣肺平喘作用。 適用於風熱壅肺所致發熱, 痰多而稠或喉中痰鳴, 口渴, 咽部紅腫, 小便黃少, 大便不暢, 舌苔薄白或黃。  

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 主要含麻黃、苦杏仁(炒)、石膏、甘草、黃芩、板藍根、北豆根等。 具有清熱宣肺、平喘、利咽作用。 適用于風熱所致小兒發熱惡寒, 咳嗽痰黃, 氣促喘息, 口幹聲啞, 咽喉腫痛。  

痰熱咳喘——重在化痰止咳 

Advertisiment

患兒表現為咳喘, 低熱, 喉中痰鳴如“拉鋸”, 咳嗽發作頻繁, 痰黃黏稠難咳, 面紅耳赤, 舌質發紅, 舌苔黃膩等。  

肺力咳合劑 主要含黃芩、前胡、百部、紅花龍膽、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等。 具有清熱解毒、鎮咳祛痰作用。 適用于小兒痰熱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黃, 支氣管哮喘, 氣管炎。  

橘紅丸主要含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浙貝母、麥冬等十五味中藥。 適用於痰熱咳喘, 痰多, 色黃黏稠, 胸悶, 口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