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厭食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酷暑炎夏, 原本就令眾多小兒父母頭痛的兒童厭食問題越發顯得突出, 許多小兒面對父母精心烹製的美食毫無興趣, 而對霜淇淋、果汁之類的冷飲、零食卻需求無度, 讓父母們在擔憂營養不夠的同時, 更擔心吃壞了小孩的腸胃。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小孩的厭食呢?父母又該如何去糾正和治療呢?

專家認為: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 對幼兒來說, 後者導致的厭食頗為多見。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又稱神經性厭食。 小兒神經性厭食形成的主要原因系不良的飲食習慣降低了少兒食物中樞的興奮性,

Advertisiment
與家長的不當餵養有著很大的關係。 專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1、常獨自一人讓孩子先吃, 不與家人一起進食, 沒有飲食氣氛;

2、孩子進食時, 父母或他人過分緊張地注視著, 造成小兒精神緊張;

3、用種種許諾誘惑小兒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小兒進食, 降低了進食興趣;

4、孩子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 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 抑制消化液的分泌, 影響消化功能;

5、孩子拒食時, 家長強迫其進食, 造成孩子沒有正常饑餓感, 不能引起食欲;

6、過量給孩子吃自認為高營養的食物, 不注意變換食品花樣, 忽視了食物的多樣化, 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

7、讓孩子亂吃零食, 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霜淇淋、巧克力等零食, 使孩子食欲下降;

Advertisiment

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飯菜弄髒了衣服和居室, 不讓孩子自己進食, 使孩子食欲下降;

9、父母在喂孩子吃飯時, 催著孩子快嚼、多吃, 孩子稍有怠慢就發脾氣, 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餵養, 使孩子十分反感;

10、進食時父母嘮叨不休, 數落孩子的錯誤, 造成氣氛緊張和不愉快, 抑制孩子的食欲。 還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自由過於限制, 強迫孩子學畫畫、彈鋼琴、背唐詩等, 學得不好還要大聲斥責, 從而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而食之無味。

對神經性厭食的糾正, 專家認為應該側重于心理治療, 主要是消除上述種種不良因素, 幫助兒童建立進食時的愉快情緒, 促進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 增加食欲。 具體方法如下:

Advertisiment

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孩子在自行進食時, 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 更不要採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 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 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零食。

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 儘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對年幼兒童, 可在大人協助下儘量讓孩子自己進食, 增強進食興趣, 促進食欲。 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 並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 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

4、當孩子不願進食時, 家長不必強迫進食, 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

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 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

Advertisiment
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 當孩子飯量增加, 則給予獎賞, 如帶孩子郊遊、看電視、講故事等。

(媽咪愛嬰網-------育兒寶典------學齡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