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佝僂病的症狀 如何防治好

佝僂病,也稱“軟骨病”, 是嬰兒期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占總佝僂病的95%以上, 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 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 佝僂病多表現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 而早產兒、出生時體重較輕(低於3公斤)的寶寶、孕期缺鈣媽媽所生的寶寶、哺乳期缺鈣媽媽所哺育的寶寶、少曬太陽的寶寶、發育太快的寶寶以及吃奶少的寶寶更容易患上佝僂病。

小兒佝僂病的症狀表現

1、早期現象

如果您發現寶寶有以下症狀, 請您開始提高警惕, 以下的表現提示了家長孩子有佝僂病的可能: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驚,

Advertisiment
由於頭部的多汗而使頭部發癢, 孩子常搖頭而致頭枕部禿髮。

2、發病症狀

以上的表現只能提示家長孩子有小兒佝僂病的可能, 需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切不可隨便給孩子補充大量維生素D, 以防止維生素D中毒。 如病情進一步發展, 可見孩子身體出現明顯病症:肌肉鬆弛無力, 特別是腹壁及腸壁肌肉的鬆弛, 可引起孩子的腸脹氣, 而致腹部膨隆猶如蛙腹。 由於骨骼病變出現的症狀, 這是佝僂病的特徵表現。 6個月以下的孩子, 用手指輕壓其枕骨或頂骨, 猶如乒乓球有彈性☆禁☆感;8-9個月的孩子頭顱呈方形, 前囟門也偏大, 至18個月前囟門尚不能閉合。

在1歲左右的孩子, 胸部則可見到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膨大如珠,

Advertisiment
稱為肋串珠;並可出現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雞胸”和肋緣的外翻。 由於四肢和背部肌肉的無力, 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 且容易跌跤, 到了1歲以後會走路可出現兩下肢向內或向外彎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 此外, 孩子的出牙也延遲, 且容易發生蛀牙。

發生佝僂病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嬰兒容易發生佝僂病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的常見原因及防治佝僂病的方法如下:

1、日光照射不足。 維生素D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轉變而來,如果接觸日光不足,就容易缺少維生素D。

措施:只要天氣許可, 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 曬太陽既方便又安全, 可認為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

Advertisiment
一般如每天堅持曬太陽2小時左右, 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求。 因此寶寶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曬太陽並且每天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 但要注意:夏天曬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 避免日光直曬;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曬太陽, 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2、食物中含維生素D不足。 乳類中含維生素很少, 如單純乳類餵養不另加維生素D製劑攝入不足, 可發生維生素D缺乏, 也容易患佝僂病。

措施:要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 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 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後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生後3個月內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後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

Advertisiment
2歲以後, 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3、某些嬰幼兒生長發育過快, 維生素D供不應求。

措施: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成長, 及時適當地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嬰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 骨骼的生長速度應與維生素D、鈣的需要成正比。

4、胃腸、肝膽、腎等疾病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措施:排除干擾因素, 讓寶寶更好地吸收維生素D。 在補充維生素D前, 家長應確定寶寶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如肝炎綜合征、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慢性腹瀉等。 只有排除了這些干擾因素, 寶寶才能把維生素D完全消化吸收。

5、食物中鈣含量不足。

措施:含鈣輔食和服食鈣片雙管齊下,

Advertisiment
也有利於預防小兒佝僂病。 鈣是造骨頭的主要養料, 維生素D是幫助鈣消化吸收的。 因此缺少維生素D, 鈣就吸收不了。 所以除了補充維生素D之外, 家長還需要為寶寶補充適量的鈣劑。 鈣劑選擇以易溶解、無刺激為佳。 寶寶6個月後, 可適量補充含鈣豐富的輔食, 如蝦皮、豆腐、乳酪等。 年齡稍大一點的寶寶, 家長也可以為寶寶炮製各種含鈣輔食, 如豬骨菠菜湯、豬肝雞蛋等。

除了補充含鈣輔食, 家長還可以給寶寶服用鈣片。 選擇鈣片要綜合考慮, 包括鈣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劑型、口味、是否含維生素D、安全和品質問題等。 鈣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的最合適;溶解度高的鈣, 自然吸收率就高;還有兩種特殊的鈣, 鼇合鈣和L-乳酸鈣吸收率特別高, 可以突破普通鈣30%~40%的吸收率。

遠離佝僂病,預防是關鍵。不少人認為預防佝僂病從嬰兒時期抓起即可,其實不然,孕媽咪也應該多做戶外活動,妊娠中晚期還需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有助於預防先天性佝僂病。

可以突破普通鈣30%~40%的吸收率。

遠離佝僂病,預防是關鍵。不少人認為預防佝僂病從嬰兒時期抓起即可,其實不然,孕媽咪也應該多做戶外活動,妊娠中晚期還需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有助於預防先天性佝僂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佝僂病的症狀這怎麼看?

    佝僂病典型的症狀是: 1、囟門晚閉:正常孩子的囟門一般在一歲半內就會閉合,但也有個人差異,而佝僂病患兒通常比較晚閉,多超過一歲半才閉合。顱骨改變,如方顱。 2、肋骨串珠:胸廓和肋骨有改變,出現雞胸、...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佝僂病的症狀是什麼?

    佝僂病的臨床表現分為初期、激期(活動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儘量在早期發現,這時孩子的血液和骨頭還未發生改變,所以建議在孩子生後3個月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平時在家也可以做自我評估。各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如...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佝僂病的症狀明顯嗎?

    佝僂病典型的體征有:1、囟門晚閉:正常孩子的囟門一般在一歲半內就會閉合,但也有個人差異,而佝僂病患兒通常比較晚閉,多超過一歲半才閉合。顱骨改變,如方顱。2、肋骨串珠:胸廓和肋骨有改變,出現雞胸、肋膈...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佝僂病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臨床表現分為初期、激期(活動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儘量在早期發現,這時孩子的血液和骨頭還未發生改變,所以建議在孩子生後3個月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平時在家也可以做自我評估。各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初期...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是佝僂病的症狀?

    這個佝僂病建議儘量在早期發現,這時孩子的血液和骨頭還未發生改變,所以建議在孩子生後3個月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平時在家也可以做自我評估。各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初期:多見於6個月,特別是<3個月的嬰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