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疫苗的保護作用的疑慮

孩子從出生後, 就按部就班地打了各種疫苗。 但怎麼才能知道疫苗是否在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抗體, 從而確實能夠保護孩子呢?作為父母, 你們是否為疫苗的保護作用曾經產生過疑問或擔心?首先, 想告訴你的是, 作為一項對人群的保護措施, 只要你的孩子按時完成了計畫免疫程式, 你就不必為疫苗的保護率擔心, 因為它是由政府來控制和監測的。

誰在監測疫苗效果?

目前, 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項常規工作是監測疫苗的成功率(即效果)。 目的是檢查疫苗在人群中的保護作用, 同時也可以看出人群對一種疫苗的反應。

Advertisiment

疫苗的成功率, 需要一種科學的手段來評價。 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是選取一定的人群抽取血樣, 然後把血樣拿到實驗室進行實驗。 當抽樣達到一定的量和比例後, 採用統計學的方法, 就可以監測出一個城市的疫苗成功率。 這樣一來, 即使自己的孩子沒有做檢測, 也可以知道所住城市的疫苗保護率。

體內抗體檢測和常規的血樣化驗是不一樣的, 它的過程比較複雜, 實驗條件達不到對個人開放。 但只要你的孩子按時接種, 完成了免疫程式, 就可以得到有效保護。 個人沒有必要主動做疫苗的效果檢測, 只是當疾病控制中心在做這項監測采血工作時, 積極提供3-5毫升的血樣就可以了, 這不但可以幫助政府瞭解一種疫苗的保護率,

Advertisiment
也是個人對國家的義務。 而且, 在這種偶然被選中的條件下, 還可以知道孩子在接種疫苗後的效果, 對家庭也有益處。

疫苗能夠保護多久?

疫苗的保護時間很難確定。 有的疫苗可以明確地說保護10年, 有的能達到三四年, 但是從科學的角度說, 過去的疾病免疫模式和現在的疫苗免疫模式, 在免疫持久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是患病後得到終身免疫, 比如小時得了一次麻疹, 今後就不會再得。 可是, 疫苗的抗體在體內維持一段時間, 會有個半衰期, 逐漸減弱。 以前傳染病發病率較現在高, 周圍人群的發病, 可以使個體體內的抗體水準不斷加強, 從而具有免疫力。 但現在隨著傳染病發病率的降低,

Advertisiment
有些傳染病已經很少發生, 疫苗是否能達到終生免疫, 在傳染病學上還不能確定。 主要是通過觀察, 得出一種疫苗能夠保護多少年的結論。

有的疫苗在孩子很小時接種最後一針, 就不會再打了, 但它通過以後的自然感染, 逐漸加強。 比如很多人是乙腦病毒攜帶者, 但並不會發病, 當孩子接觸了病毒攜帶者後, 可能體內也會出現病毒, 但並不足以發病。 這種病毒對身體的反復刺激, 就在反復加強抗體水準, 從而達到保護目的。

免疫程式是如何定的?

免疫程式的制定是通過許多年的監測得出的, 它是政府為了保護人群, 降低發病率所採取的有效手段, 也是一種科學的防病方式, 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而任意更改,

Advertisiment
也沒有必要做額外的免疫。

甲乙肝疫苗需要檢測嗎?

對於傳染病來說, 常見的疫苗是甲肝和乙肝疫苗。 如果准媽媽是“大三陽”或“小三陽”患者, 她們的孩子在出生後不但要加強免疫, 而且會受到重點監測。 在1~2歲時要求查體內抗體水準, 以排除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

此外, 每一個孩子在入託時都會查體內乙肝抗體水準。 但有的孩子檢查的結果是乙肝三項指標為陰性。 對這樣的結果, 如果孩子是乙肝密切接觸者, 就按易感人群的劑量補種, 如果孩子身邊沒有乙肝病毒攜帶者, 就按一般人群的劑量補種。 如果加強後仍然是陰性, 密切接觸者可根據需要適當補種, 如果是一般人群, 此時就不需再加強了。

接種甲肝疫苗後的抗體水準一般不需要檢測,

Advertisiment
甲肝沒有隱形感染的問題。 凡是得過甲肝的人具有終身免疫性, 就不會再得。 如果沒有得過甲肝, 接種疫苗一般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保護率是經過長期的跟蹤調查得出的, 接種者不必為此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