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惡語詛咒真的會兌現

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應當注重的一項任務, 每位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盡相同, 然而惡語相向絕不是令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 批評與懲罰要慎用, 父母要走出四個誤區。

對孩子惡語詛咒真的會兌現

71 你這個不成器的

賀飛四歲那年的夏天, 爸爸因兒子的一次不聽話, 對兒子憤怒地詛咒:“你這個不成器的……”那個時候, 賀飛並不知道坐牢是什麼意思, 只知道爸爸發怒了。 曾經是個“問題孩子”、現在已34歲的賀飛(化名)在講述自己童年的遭遇時, 語氣凝重, 那句“你這個坐牢的坯子, 要吃槍子的!”的話後來就一直陪伴了他十多年。

Advertisiment
每當賀飛頑皮的時候, 父親就會用這句話來教訓賀飛, 每次還總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教訓他、毒打他。

這種恨鐵不成鋼的棍棒家教一直持續到賀飛15歲那年。 當賀飛有力量與父母拳腳抗衡、他們已打不贏賀飛時, 父母的家教方式又轉變成了“放棄式的家教”, 於是賀飛便經常聽到父母諸如“我們已管不了你, 我們只當沒生你這個兒子”之類的話。 父子成仇、母子成仇, 那個時候, 家已成為了一個充滿仇恨的地獄。 後來, 賀飛便偷盜了5萬元錢離家出走, 並也因此換來了10年的監獄生涯。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痛苦磨礪後, 賀飛現正在從事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方面的工作。 他對所接觸過的多數犯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幾乎90%以上的犯罪者都有一個扭曲的童年,

Advertisiment
都承受過父母過多的指責和咒駡, 都挨過打。 當許多人年少時就聽慣了“要砍腦殼的”、“挨刀的”、“吃槍子的”或“坐牢的”等咒駡後, 其心理也就形成了一種定勢。 咒駡已紮根于幼小心靈的深處, 一旦這種咒駡積累到一定數量, 就會使之產生潛意識的質變。 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的指責本無可厚非, 但一旦指責過多, 甚至到了詛咒的地步, 指責就成為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棒槌。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自尊心, 很有可能就會變得沮喪、頹廢、萎靡不振, 就會自暴自棄、自輕自賤, 甚至自己糟蹋自己。 因此過多地指責或詛咒孩子, 就如同殘害他們的生命。
Advertisiment
”為了不讓孩子的心中充滿仇恨,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到底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做到親子和諧呢?

激勵是家庭教育的主流, 因為它能激發孩子潛在的能量, 而批評與懲罰則要慎用。 扭曲的家教只會滋生惡果, 父母在家教方面應該走出四個誤區:

第一, 當家長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因為家教有著許多規律性的東西需要遵從, 違背了就會收穫苦果。 家長要科學地愛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只有在感受到了別人的愛時, 孩子的心中才能充滿陽光和愉悅, 也才能愛別人。

第二, 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家庭空間是否有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和情感的培養?是否充滿文化氣息和對知識的尊重?家長是否做出了不斷學習的榜樣?這些對孩子身心的愉悅都十分重要。

Advertisiment
夫妻之間感情和睦、家庭中少“戰爭”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環境。

第三, 父母還要擺正與孩子的關係, 只有與孩子形成一種朋友式、夥伴式的關係, 才能做到和諧、親密。

最後忠告:要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與成績, 多用“激勵”, 而不是“咒駡”。

小編總結: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是父母的責任。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謹記勿向孩子惡語詛咒, 要學會適當使用批評和讚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