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付小兒暑熱症中醫有高招

對付小兒暑熱症中醫有高招

高溫、空調、冷飲……幾大致病因素讓孩子們不得安生。 從各大醫院兒科門診瞭解到, 夏季感冒、孩子胃口不開等是最近的常見病。 “雖說退燒藥等是感冒發燒常用藥, 但孩子最好還是平時多注意保健、預防, 並用中藥調理身體, 才能對抗暑熱引起的身體不適。 ”育英兒童醫院中醫兒科主任醫師、市名中醫陳捷如是說。

暑濕感冒光發汗退燒沒用

陳捷醫生說, 感冒的季節性特別強, 但每個季節的類型都有所偏重。 比如, 夏天多由暑濕引起,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傷風”。 其表現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狀外,

Advertisiment
還有口渴心煩、頭暈頭痛、嘔吐噁心、體倦無力等現象。 在高發人群中, 尤以嬰幼兒首當其衝, 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各系統的生長發育還不夠完善, 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差, 而且皮下脂肪較多, 對散熱不利, 因此容易被外界氣溫影響患病。 而且夏天暑濕感冒病情比較纏綿, 光發汗退燒不管用, 關鍵還是化濕。 除服用藿香正氣水(丸)之外, 也可以用藿香、佩蘭、薏米、西瓜皮或荷葉熬水, 還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幾個治感冒的藥方

當然, 夏天感冒不僅是暑濕感冒, 還有因冷飲吃多了造成的腸胃感冒等, 黃健群醫生向讀者推薦了幾個治療不同症狀的感冒藥方。 比如暑濕型感冒, 高燒可用白虎湯, 以石膏為主, 加入粳米、甘草、知母等;而症狀輕的則用新加香薷飲,

Advertisiment
有荷葉、青蒿、香薷, 可解暑解表。 小兒夏日持久發燒、口渴、多飲、多尿、汗閉, 可用清暑益氣湯, 包含黃芪、北沙參、青蒿、白微、地骨皮等。 暑令受涼傷風, 怕冷、舌苔白膩者, 用藿香、佩蘭、紫蘇、香薷煎湯。 腸胃型感冒, 又吐又瀉兼體溫升高, 可用白虎東加蒼術, 或者陳皮、古芽、葛根等。 夏令體虛、出汗多, 用太子參、浮小麥、碧桃幹、糯稻根、紅棗煎湯等。 另外, 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淡, 儘量多喝水, 平時可以適當吃一些豆腐、豆漿、蒸魚、苦瓜、黃瓜、綠豆等清淡的東西。

胃口不開用食療

夏天天熱, 本來胃口就不好, 再加上冷飲、冰棒, 孩子的吃飯問題也成了暑期父母的心病。 對此, 黃醫生說, 孩子胃口不開, 可用個最簡單的食療方法:將白蘿蔔榨汁,

Advertisiment
加水稀釋, 然後煮開, 幾個月大的小孩只用一次吃15毫升, 而大點的孩子可以視年齡增加。 不過蘿蔔汁不是很好喝, 吃慣了甜食的孩子可能不喜歡, 那就加點鹽, 千萬不能加糖。

除了蘿蔔汁, 山楂、百合蓮藕湯, 或者綠豆薏米湯等, 都是夏季清熱開胃的好方法,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孩子少吃零食。 夏令因傷暑不想吃飯, 可用芡實20克、蓮子肉20克、淮山藥20克、薏米仁30克、紅棗10枚、大米30克煮成粥, 分多次服用, 可持久進食。 金銀花10克、絲瓜皮20克、鮮竹葉10克、西瓜翠衣(西瓜外層青皮)20克、薄荷6克, 煎湯代茶, 日服一帖, 可服1~2周,有解暑、瀉火之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