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對付亂扔東西的“壞”寶寶

對付亂扔東西的“壞”寶寶

俏俏不到10個月, 近來非常調皮。 每次坐在餐桌椅上, 吃飽了飯, 就隨手把桌上的東西都扔出去, 碗、勺子、水果、玩具, 一樣不留, 一邊扔一邊開心地笑, 等到扔完了, 夠不到, 又開始哇哇大哭。 媽媽看到她哭起來, 就對她說:“寶寶, 媽媽幫你撿回來, 可不能再扔了。 ”等媽媽把玩具撿回來, 遞給她, 她馬上又扔出去, 讓媽媽很頭痛。 有時媽媽斥責她:“不許扔, 再扔就打屁屁。 ”可她才不管那一套呢, 依然如故。 媽媽心中不禁奇怪, 寶寶為什么總愛扔東西呢?

其實寶寶是很聰明的, 你看她多會玩兒呀, 她自己發明了一個游戲——投擲。

Advertisiment
扔東西并不是寶寶故意破壞, 也不是故意要氣媽媽, 而是寶寶在玩。 當不同的東西扔到地面, 發出不同的聲響, 又滾落到一個無法預知的地方, 寶寶覺得非常有趣, 這種玩法是其身心發展的正常需要。

寶寶長到了一定月齡, 他的腦、肌肉、手眼協調都有很大發展, 寶寶在潛意識里就想把這些表現出來, 有一種要證明自己能力的意思, 通過扔東西, 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重大發展, 對視、聽、觸、身體的肌肉都有促進作用, 對腦的發育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腦支配著手的動作, 手的動作又對腦神經形成刺激。

另外通過扔東西, 加強了寶寶對事物之間關系的認識、概括, 對自我意識的萌芽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Advertisiment
從扔東西的角度來講, 確實給爸爸媽媽添了許多麻煩, 但從寶寶的角度來看, 寶寶其實在通過游戲來學習。 通過扔東西, 寶寶還能認識到, 并不是不在眼前的東西就不見了, 只不過是換了個位置, 深奧的“物質不滅”的原理, 并不是非要等到在課堂上去學, 而是讓他從小就認識到。

看了以上的好處, 就不要斥責寶寶亂扔東西了。 但為了減少麻煩, 家長還要想出一些策略, 對付這個聰明的小淘氣。

1.給寶寶不易損壞的玩具。 一些毛絨玩具、橡膠制玩具、塑料玩具, 一般不易損壞, 可以給寶寶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準備一些, 讓寶寶盡情地玩。

2.不要給寶寶食物。 當寶寶吃飽后, 就要把餐桌上的飯碗拿開, 食物拿走, 不能養成扔食物的習慣。

Advertisiment
一來食物扔到地上不好收拾, 二來對食物也是浪費。

3.為了方便, 媽媽可將玩具用線或皮筋兒拴在寶寶床頭, 當寶寶扔出去后, 媽媽指導他再把玩具拉回來, 這樣, 寶寶就不會夠不到玩具時哇哇大哭了, 同時也省卻了撿東西的煩惱。 (注意拴的繩子不要太長, 免得繞到寶寶脖子上出危險。 )

4.不要馬上收拾。 如果當寶寶扔出一個玩具后, 你就馬上收拾, 那寶寶就以為這是兩個人玩的游戲, 玩得更起勁兒。 因此, 寶寶扔出玩具后, 不要馬上撿回來。 而要等到把手中的東西都扔完, 找你要時, 你再撿回來。

5.家中的手機、手表等價格昂貴的東西注意要放在寶寶不易夠到的地方, 寶寶可不管東西是否能扔, 是否昂貴, 真要扔壞了可是一種損失。

Advertisiment

6.爸爸媽媽有興致陪寶寶玩的時候, 也可以和寶寶坐成面對面, 中間隔一點距離, 一起拿個毛絨玩具扔過來扔過去, 和寶寶一起做游戲, 這樣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能力, 還促進了親子關系的發展。

“壞孩子”是怎么煉成的 世上沒有壞孩子 培養有教養的寶寶
培養孩子愉快的性格 20個壞習慣危害孩子 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