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尋找優點等於插上自信的翅膀

尋找孩子的優點, 等於為他插上自信的翅膀孩子總是不希望父母給他們過多的教導, 與這種教導比起來更有作用的應該是鼓勵的語言, 作為家長, 要知道孩子的優點在哪裡並放大孩子的優點經常鼓勵他, 也不能簡單地對他說:“你真棒!”你要告訴他具體的東西, 確切地肯定他的某些東西, 他會進步得更快。

我曾經問過幾個孩子, 當他們在學校闖禍了, 回家以後希望家長以什麼態度對待他們。 這些孩子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同一個意思, 就是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錯了, 回家後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再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頓,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最想聽到父母的安慰。

好像所有的父母天生都有這樣一個毛病:不輕易讚美孩子。 有一項調查說, 現在的獨生子女除了在學習上偶被讚美外, 其他方面受到表揚的機會很少。 其實在對青少年實施教育的過程中, 讚美是一項很有效的策略。 它可以讓孩子內心愉快, 提升他的自信心、上進心, 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所以, 父母對孩子應該儘量真心誠意地去讚美, 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成績不是讚美的唯一條件

學習是孩子心中永遠的痛, 這話不假, 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的成績看得高於一切。 只要學習好, 其他就都沒有錯;若是學習不好, 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要受歧視。

Advertisiment
在父母眼裡, 學習代表了一切。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不會學壞”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真理, 結果導致一群群被認為是“好學生”的孩子疏于德育、缺乏團體精神, 甚至由於功課方面的競爭養成自私和功利性格。

至於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孩子, 如果在校受到了歧視, 在家又受到了父母的批評, 其他很多方面的特長又總是被別人忽視。 結果不但造成退縮、自卑的性格, 更嚴重的, 還會伴隨著出現反抗、敵對等情緒, 甚至成為問題青少年。 這些在得到承認方面的價值觀念偏差, 註定會使孩子患上人格發展不健全的後遺症。

所以父母絕不能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績, 當孩子在生活方面(例如幫做家務)、在品行方面(例如助人為樂)、在特長方面(例如演講、文體)有良好表現時,

Advertisiment
父母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 如此, 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健全、更快樂, 從而促進家庭氣氛保持良好。

讚美能給孩子帶來正確的自我評價

父母明確地敘說子女在做事態度、成績、日常生活中做得好的事實, 並說出內心的感受――高興、喜愛、感激等, 孩子聽了就會由衷地感到自己得到了正確的評價, 於是, 他會在心裡產生這樣的認識:“我是有能力的, 能做好很多事的。 ”這種積極的想法, 會使他的創造性得到最好的發揮, 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從而有助於在各方面取得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