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尊重:不是空話,也不是姿態




我的孩子曾經在日本上了幾年幼兒園, 那時我作為母親看到了日本幼兒園里許多令我驚訝、困惑、贊嘆的事情。 現在, 我在上海一所日本幼兒園工作。 作為老師, 我又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加深了對日本幼兒園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感受。 尊重孩子, 不是一句空話或一個姿態。

一說到尊重孩子, 人們通常想到的是不打罵孩子、不說有傷孩子人格的話, “你真笨”、“不喜歡你”等等。 如果僅從這個層次上理解尊重孩子, 那就太膚淺了。 我很希望和媽媽們交流一下我的理解。

1、和孩子在同一個視線上講話

日本幼兒園都要求教師蹲下來或是彎下腰和孩子說話。

Advertisiment
這看上去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不難, 難的是每天、每時每刻都能自然而然地把成人自己的身高降低到和孩子同樣的高度, 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 如果內心沒有真正尊重孩子的意識, 那根本是做不到的。 >>>理解和尊重讓孩子少受傷

在日本, 我送孩子去幼兒園時, 經常看到老師單獨和孩子說話時, 總是單腿跪在地上, 當時只覺得老師親切, 沒有架子。 自己到幼兒園工作后, 才進一步地認識到, 和孩子在同一個視線上講話, 不僅能給孩子以平等、親切的感覺, 還能發現站在大人的高度看不到的事物以及危險。

有一次, 一個小班的孩子站在那里哭,

Advertisiment
問他為什么, 他也表達不出, 只是時而用手指一指。 老師蹲下來, 順著他的手指方向一看, 原來是他的紙飛機栽倒在小樹叢里了……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事情, 當孩子高興地、或者是驚訝地、焦急地用手指著前方向你訴說什么時, 你會很困惑:什么呀?我什么都看不見。 設想一下, 你每天都要面對一群比姚明還要高大的人, 或許你就會比較理解孩子的內心了。

如果你蹲下來, 和孩子在同一個視線上看一看, 你會有很多和孩子共同的發現, 于是, 也就會有和孩子共同的感受, 共同的話題。

和孩子同喜同樂、同悲同愁, 是不是對孩子的尊重呢?

2、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想一想“他為什么會這樣?”

中班有一個孩子, 每天早上大哭大鬧吵著不要上幼兒園。

Advertisiment
這孩子平時挺老實, 來幼兒園也已經兩年了, 這是為什么呢?

老師們開會, 從他和小朋友之間的關系、和老師的關系、平時游玩的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在幼兒園里找不到明顯的原因, 然后又和家長溝通。 媽媽說, 這孩子從小就聽話, 是三個孩子中最不纏人的, 從沒出現過哭鬧耍賴的情況。 >>>孩子的被尊重與自尊

或許正因為此, 媽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兩個孩子身上, 而忽略了他的需要?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愛和撒嬌, 于是, 他現在一下子來個總爆發?大家都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出現目前這種情況是好事, 能通過哭鬧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和要求, 比他一直做個“好孩子”, 壓抑自己要好。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