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透析:老人帶孩子的11大注意事項

四個月產假結束後, 我就上班了。 孩子到底由誰帶, 在我家不成個問題。 由奶奶、姥姥組成白天隊伍, 爸爸、媽媽長守夜班, 爺爺穿插的逗逗花花。 社區裡要麼是由一個老人帶, 要麼是媽媽全職帶, 像我家這麼龐大的團隊獨樹一幟, 有一陣子搞的我非常不好意思, 好像我這個當媽的不願意自己帶孩子一樣, 孰不知我非常想全職在家伺候花總。

孩子到底由誰帶好?我今天在網上專門查了查。 有關材料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 育兒理念也在不斷更新。 又由於“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現狀, 使年輕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社會適應性等方面。

Advertisiment
然而, 在西方, 一股返璞歸真的風氣正在盛行, 一些我們正在學習、應用的育兒理念, 卻被顛覆, 人們好像又回到了傳統社會, 孩子可以不再獨自入睡、拒絕使用紙尿褲、鼓勵父母多抱孩子等等。 這是因為, 人們發現一些傳統的育兒理念更能給予孩子心靈的慰藉。

爭論不休:孩子到底由誰帶好?

調查研究表明, 除了母親精心照顧以外, 有長輩參與照顧的孩子智力發育的各個方面都要優於僅由母親照顧的孩子。 雖然年輕母親照顧孩子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勢, 如觀念較新等, 但有長輩參與照料的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 並且老人有更豐富的看護孩子的經驗, 對待孩子也更有耐心,

Advertisiment
這些因素都對孩子的體格和智慧發育有著較好的刺激作用, 特別是在語言發育和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方面。 長輩帶的嬰兒除了睡眠以外很少獨處, 有很多機會與多人交流, 這可以更好地促進寶貝的語言和社會能力的發展, 並且他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愛☆禁☆撫, 要知道, 愛☆禁☆撫猶如精神養分, 有助於孩子智商與情商更好地發展。

當然, 老人帶孩子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比如過分溺愛、過度呵護等。 這種養育方式可能造成一些別的問題, 比如造成孩子任性, 很少得到運動機會而影響了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等, 但這些問題只要正確認識, 恰當處理, 就會避免這些負面作用, 而有老人參與帶孩子的益處卻顯而易見。

Advertisiment

隔代育兒好不好?一直以來, 人們都爭論不休。 有研究證明了, 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看, 與母親親自看護以及交給托兒所相比, 孩子受傷的危險能減少一半。 一方面, 老人擁有更豐富的育兒經驗, 他們對於孩子的安全問題具有更強的預知能力, 提前想到孩子到不同的年齡段, 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 比如剛會走路的孩子, 會到處跑, 可能會走進廚房被燙傷等, 因而在防患於未然上, 老人比年輕父母更勝一籌。 另一方面, 老人會投入更多的精力照顧孩子, 看護倍加精細。

年輕父母除了孩子, 還要應付工作、人際關係等, 不能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而老人沒有了其他瑣事,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顧孩子中去, 甚至寸步不離地守著,

Advertisiment
所以孩子出意外的幾率也會降低。 另外, 老人經歷過生活的滄桑, 心態比較平和豁達, 做事也小心翼翼, 這些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從而降低他們魯莽行事的可能。

誤打誤撞:老人帶孩子好處多多

1、由老人帶孩子, 我和老公可以放心工作, 沒有人比奶奶姥姥更心疼孩子

2、我和老公希望花花:有一個好身體、有一個好性格、有一個好的判斷能力、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 尤其是我, 非常注重花花的心理健康。 花奶、花姥每天都跟花花聊天。 “有很多機會與多人交流, 這可以更好地促進寶貝的語言和社會能力的發展, 並且他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愛☆禁☆撫, 要知道, 愛☆禁☆撫猶如精神養分, 有助於孩子智商與情商更好地發展。

Advertisiment
”除了我和老公以外, 有這麼多人疼愛我的孩子, 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3、老人心態比較平和豁達, 做事也小心翼翼, 這些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從而降低他們魯莽行事的可能。

在孩子懂事前, 老人帶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 孩子懂事後, 我想全職陪她直到上幼稚園。 畢竟來自父母的愛, 是孩子生命中最不可獲缺的營養。

不過, 在把孩子完全託付給老人帶的時候, 年輕的父母們也必須要瞭解老人帶孩子的注意事項。 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省心又經濟, 還滿足了老一代的奉獻之心。 但又有點不放心, 擔心老一代溺愛孩子, 方法欠科學等等。

專家透析:老人帶孩子的11大注意事項

1、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 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只要注意保護就不會出事。

2、不要老抱著孩子,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

3、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動手。

4、如果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自固執己見。老人可以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準。

5、平時多溝通,多交流育兒經驗,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6、不要因為自己當年沒有滿足兒女的需求就以補償心理來養育孫輩。

7、孩子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長輩不要越俎代庖,儘量與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

8、避免縱容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

9、孩子口味應該比較清淡,避免以自己的口味做飯,讓孩子吃得過鹹。

10、不要總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抵抗力。

11、不要買東西討好孩子,否則日久易養成孩子和大人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的壞毛病。

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只要注意保護就不會出事。

2、不要老抱著孩子,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

3、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動手。

4、如果兩代人觀念上發生衝突,要多進行溝通,不要各自固執己見。老人可以多閱讀一些現代育兒書刊,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準。

5、平時多溝通,多交流育兒經驗,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6、不要因為自己當年沒有滿足兒女的需求就以補償心理來養育孫輩。

7、孩子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長輩不要越俎代庖,儘量與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

8、避免縱容孩子養成貪吃零食的習慣。

9、孩子口味應該比較清淡,避免以自己的口味做飯,讓孩子吃得過鹹。

10、不要總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和抵抗力。

11、不要買東西討好孩子,否則日久易養成孩子和大人討價還價,撒潑打滾的壞毛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