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透視寶寶腹痛


圖片來源于太平洋親子網紫色小汍子的小家相冊

小兒腹痛莫按揉

據溫醫附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徐輝介紹, 小兒腹痛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癥狀, 像腸炎、腹瀉、肝炎等, 都可以引起小兒腹痛, 小兒腹痛有許多特點:年齡幼小者不會訴說, 往往以哭鬧為主, 體檢時也不配合;就腹痛本身來看, 病因復雜、病情變化多端, 既可能是內科性的, 也可能是外科性的, 既可能是器質性的, 也可能是功能性的。 一般要進行綜合判斷才能確診。 在未到達醫院、診斷未明確前,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癥狀, 不可隨意給孩子服止痛劑,

Advertisiment
不要隨意按揉和熱敷孩子腹部, 否則就會掩蓋發病時的癥狀, 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

三種視角看腹痛

不同年齡的小兒的腹痛, 其好發疾病亦各異,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細致觀察:

1。 從年齡上:嬰幼兒肚子疼多為胃腸功能紊亂問題, 如腸脹氣、腸痙攣等, 如為急性起病或伴有嚴重嘔吐的則要注意腸套疊、嵌頓性疝等疾病。 學齡期兒童肚子疼多按其發病的本質而言, 可分為功能性與器質性兩類。 功能性腹痛是由于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 蠕動過強, 胃腸收縮過劇, 如腸易激癥、腸痙攣癥、精神性腹痛等;器質性腹痛多見于胃炎、胃潰瘍, 急性闌尾炎、腹膜炎、胰腺炎等。

2。 從疼痛特點上:家長要觀察腹痛的部位,

Advertisiment
尤其是母親輕按孩子腹部, 常能正確反映孩子腹部疼痛的部位, 還要觀察孩子的疼痛是否固定在某點。 觀察腹痛持續的時間, 是陣發還是持續的;觀察腹痛的程度及性質是輕微, 還是難以忍受;是絞痛、脹痛, 還是撕撕拉拉的痛。

3。 從伴隨癥狀上:有無發熱、嘔吐、腹瀉、便秘、血便, 嘔吐物中是食物殘渣還是水, 有無膽汁、糞樣物以及氣味, 有無尖聲嚎哭及面色蒼白等。

腸痙攣:多由平時常食用寒冷食物引起, 如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喂乳過多等, 為陣發性、間歇性的腹痛。

腸套疊:陣發性的哭吵, 不容易安慰, 哭吵持續約10-15分鐘, 間隔15分鐘至一兩個小時, 可伴嘔吐以及排暗紅色或者果醬色大便。

小兒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多與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

Advertisiment
如冰淇淋、方便面、辛辣食物等在日常飲食中占越來越大的比例, 會對胃造成一定的影響。 引起腹痛多為上腹部或臍周反復疼痛。 往往伴有嘔吐、飽脹惡心、厭食、消瘦、泛酸等典型表現。

腸系膜淋巴結炎: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是近幾年來在臨床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 多見于7歲以下, 多屬病毒感染, 多由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或胃腸道炎癥引起。 為先發熱后腹痛。 疼痛位置多不確切, 做腹部B超可確診。

闌尾炎:腹痛以右下腹為重, 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 常伴有惡心及嘔吐, 然后出現發燒, 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

專家提醒:兒童腹瀉治療五種誤區, 腹瀉該不該禁食

1、腹瀉是小毛病,

Advertisiment
自己吃完藥就行。 這種行為如治療不當, 將導致慢性腹瀉、營養不良。

2、腹瀉禁食。 兒童患腹瀉未被病菌影響的部分腸道并未喪失消化能力, 這時可吃些熱量高又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完全禁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

3、腹瀉都要吃消炎藥。 值得注意的是, 只要患兒大便是水樣都不用服用抗生素。

4、腹瀉一定要止瀉。 小兒腹瀉前三天一定不能用止瀉藥物, 原因是止瀉藥會抑制體內毒素的排出, 加重病情。 此外, 患兒也不易交替更換醫院, 更換藥物, 腹瀉恢復期為一周, 家長不必為孩子前3天未止瀉過分擔憂。

5、腹瀉要吊鹽水。 按照病情, 一般腹瀉癥狀只需口服補充水分, 而輸液只針對出現脫水癥狀的患兒, 目的不是止瀉, 而是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