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脊柱是彎的嗎?

脊柱有33個椎骨和23個椎間盤聯結而成, 脊椎分成四個主要部位:頸椎, 胸椎, 腰椎和骶。 頸椎骨有7塊, 胸椎12塊, 腰椎5塊, 5塊骶椎融合為骶骨, 4塊尾椎形成了尾骨。 除了前兩個頸椎, 所有椎骨構成的基本成分相同, 由椎骨體、椎弓根、椎板 和突構成, 突有三種類型的突:關節內, 橫向和棘突, 家長所摸到寶寶脊柱的凸起就是脊柱背側面的棘突。

脊柱彎曲從正面(冠狀平面)觀察, 健康的脊柱是直的。 (脊柱向側面彎曲稱為脊柱側凸)。 當從側面(矢狀面)觀察, 成熟的脊柱有四個明顯彎曲。 胸椎和骶椎的彎曲是後凸的, 頸椎和腰椎的彎曲是前凸。

Advertisiment

脊柱的側面的生理性彎曲有個發育過程, 寶寶出生時脊柱無彎曲, 僅呈現輕微後凸。 3個月左右抬頭動作的發育出現頸椎前凸出;6個月後能坐, 出現胸椎後凸;9-12月齡左右開始站立行走, 出現腰椎前凸出。 這樣的脊柱自然彎曲, 至6-7歲才為韌帶所固定。 生理彎曲的形成與直立姿勢有關, 是人類的特徵, 有加強脊柱彈性的作用。 椎間盤的繼續形成是青春後期軀幹繼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注意兒童坐、立、走姿勢, 選擇適宜的桌椅, 對保證兒童脊柱正常形態很重要。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動作的發育, 成就了脊柱側面的“S”型彎曲。 孩子長大了、曲線出來了, 有利於運動的發生與發展, 兩者相輔相成。 但是在孩子帶養過程中好多家長對脊柱發育的錯誤理解必須糾正一下。

Advertisiment

1 寶寶脊柱沒有長好, 睡覺小床不能太硬, 多抱抱睡能讓寶寶好好長?其實:有助於寶寶脊柱發育的小床不能太軟, 不軟不硬適中;家長老是抱著小孩睡覺, 其實這種習慣很不好:一方面抱睡時寶寶的脊柱是彎著的;另一方面會造成寶寶睡眠障礙, 不抱就沒有安全感。 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有頸曲彎曲, 有自然的S型的脊柱側彎的情況。 長時間抱著睡覺對孩子的脊柱發育可能會產生影響, 它不是自然的發展過程, 結果造成家長抱著的姿勢怎麼樣, 孩子的脊柱就會怎麼樣彎曲。

22-3 月齡的寶寶喜歡豎著抱, 不可以!寶寶脊柱沒有長好呢!其實:寶寶2--3個月可以堅抱, 但時間不宜過長。

Advertisiment
豎抱時家長一定要用手托住頸部, 防止損傷頸椎。 家長也可以試著反過來抱, 讓寶寶的臉朝外、背部貼在家長的胸前, 頭頸部妥妥的有依靠, 家長你用一隻手支撐臀部, 另一隻手從腋下環抱住寶寶, 這樣可以開闊寶寶視野, 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 還不會損傷頸椎, 也能讓寶寶的脖子更快地立起來。

34個月寶寶還不會坐, 不能坐安全座椅!

其實:安全座椅有適合不同年齡的產品, 新生兒也有適合TA 的安全座駕。 寶寶坐在適合年齡特徵的安全座椅中脊柱是完全倚靠的, 而並非背部懸空獨坐的。 家長為寶貝選對駕座, 不會影響寶寶脊柱發育。

410 個月的寶寶不會爬, 就不能讓寶寶站立, 會爬的孩子才聰明!其實: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寶寶多練習爬行或怕寶寶過早站立會引起羅圈腿而不讓寶寶“過早”站立,

Advertisiment
這樣開始獨立行走的月齡就會推遲, 其實9-10月齡爬行和扶站可以共同訓練, 寶寶爬爬站站不亦樂乎。 如果寶寶髖關節發育正常、沒有明顯缺鈣這個月齡站立不會影響寶寶腿部骨骼發育。

好多疾病因素會影響到寶寶的脊柱發育, 例如寶寶出生先天缺陷脊柱裂;維生素缺D乏性佝僂病會引起脊柱骨骼畸形產生側彎;外傷、炎症等等, 疾病需要早期發現, 保護脊柱從初生開始, 順應自然生長規律, 不揠苗助長, 不過度保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