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貝發燒生病,順其自然就好!

我們總說“天人合一”, 其實這種說法的前提是把人與自然割裂開了。 應該是“天人本無二”, 尤其是小孩子, 生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中醫最主張“順其自然”, 認為過度和缺少, 都不是對成長的真正尊重。

適度飲食, 作息規律, 自然生長, 多接觸大自然, 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一件自自然然的事。 即使生病, 也是自然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尊重身體的常態

孩子的身體狀況是各種常態的組合, 包括大便情況、食欲如何、睡覺情況等生活中的一切常態。 我在與一些父母交流時, 他們經常會問我:“林醫生, 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瘦?”我就會從上面幾點分別問一下孩子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如果回答是孩子的大便正常、食欲良好、作息規律、不愛生病(不是不生病), 那這個孩子的身體就不錯。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胖起來, 成為你眼中“不瘦的孩子”呢?這是父母自己的“心病”, 沒有尊重孩子生長發育的客觀規律。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大人不能讓孩子長成自己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更不能讓孩子進入一個固定的生長模式中。

順其自然看生病

父母要有一種認識, 不愛生病不等於不生病!孩子每年感冒、發燒兩三次屬於正常。 古代醫家認為嬰幼兒發熱, 是一種生長發育的規律, 稱作“變蒸”(也叫生長熱), 是指嬰幼兒由於生長發育的旺盛, 其血脈、筋骨、臟腑、氣血、神智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生長變化,

Advertisiment
蒸蒸日上, 在變化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發熱、煩躁、出汗等症狀, 但這不是病態。

很多家長一遇到孩子發燒就慌, 恨不得趕緊通過吃藥、打針等方式把溫度降下去。 其實大可不必。

如果孩子發燒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 血項化驗結果是正常的, 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錯, 那很有可能就是處在古醫家所說的“生長熱”。 只要父母耐心陪伴, 讓孩子多睡覺、多喝水, 補充成長消耗的能量就好了。 當然, 如果持續發熱, 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好, 或者伴有其他症狀, 就需要及時就醫。 在用藥上, 遵醫囑即可, 不要擔心太多。

3歲左右的寶寶, 正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免疫系統, 這個時候反而比小時候更容易生病,

Advertisiment
父母也不要過度擔憂, 每一次生病, 都是孩子免疫系統成熟的機會。 作為中醫醫生, 我想提醒父母的是要注意給孩子的腹部保暖, 為孩子的脾胃發育做好保護。

適度才是最自然的

很多人認為中醫禁忌太多, 其實不然。 中醫遵循的是相容並包。 比如在養育過程中, 中醫認為只要來源於自然、孩子又想吃、吃完不會引起不好結果的食物, 都完全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吃。 但是, 在物質豐富的今天, 自然養育有時候更多的是意味著要做減法。 比如對待反復出現扁桃體化膿的孩子, 只要少吃或不吃煎炸燒烤類食物, 症狀就會有所改善。 其實, 不論是在飲食問題上, 還是心智教育上, 父母都要改變那種一味給孩子各種補充、填塞才是對他最好的想法。

Advertisiment
要知道, 適度給予, 才是最自然的養育法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