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寶貝撒謊,真的?假的?

無論誰做家長, 一旦發現孩子撒謊, 都免不了擔心:這會不會是孩子學壞的的征兆呢?因此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撒謊行為, 總會加以嚴厲地批評或懲罰。 但是, 在批評或懲罰之前, 爸爸媽媽要先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撒謊, 是真的還是假的?你知道寶貝真正的心聲嗎?

寶貝宣言

對爸爸媽媽來說, 我們胡說八道, 睜著眼睛說瞎話, 就認為我們撒謊了, 我們只好等著被打屁股吧。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是被冤枉的!因為我們所謂的“撒謊”也分類型:

·撒謊只是幻想而已

我們這個年齡正是想象力特別豐富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 我覺得書里的貓咪也會說話, 我感覺到剛才布娃娃朝我笑了一下, 這些奇怪的感覺可不是我存心和爸爸媽媽搗亂, 而是我的年齡決定的。

·撒謊為了滿足一下我的虛榮心

妞妞的裙子特別好看, 甚至她的發卡都是和裙子配套的, 這太讓我羨慕了!我可不想讓她比下去, 所以我胡編著說, 我也有這樣的裙子和發卡。

·撒謊為了開玩笑

爸爸媽媽難得有空和我一起玩, 我可高興了。 為了逗樂, 當爸爸出門買菜的時候, 我主動把外套遞給他, 并聲稱已經把錢包放在口袋里了。 結果爸爸回來卻氣鼓鼓地大罵我撒謊, 真掃興!

·撒謊為了保護自己

藥太苦了, 我就告訴媽媽我已經吃過了;把花瓶打破了,

Advertisiment
為了保護我的屁股, 我說是風刮的……

·撒謊是為了自己的隱私權

大人有事, 總是對著我說:“大人的事, 小孩別管!”那小孩有小孩的事, 大人們也別管。 牛牛和小明打架, 純粹是孩子之間的誤會, 你們問我, 我就通通都說不知道!

第一種所謂的“撒謊”只是我犯的小錯誤而已, 后面四種撒謊才是有目的的撒謊, 但是無論是有無目的的撒謊, 我都是沒有惡意的。

撒謊的根源

孩子們有目的地撒謊, 主要源于他們自我意識的成長。 從這個角度來講, 孩子們學會“撒謊”, 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一般來說在3歲左右, 孩子開始明確意識到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分離, 自己不同于爸爸媽媽, 也是一個獨立的“人”。 從這個時期開始, 他不再跟隨爸爸媽媽稱呼自己“寶寶”或者“妞妞”,

Advertisiment
逐漸學會用“我”來稱呼自己。 與此同時, 寶寶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事情, 其他人未必知道;并明確知道, 自己不同于其他人。

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 隨著孩子們“閱歷”和“履歷”的增加, 他們追求獨立和自主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 他們有著自己的審美觀、自己的惡作劇、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友誼, 他們迫切希望可以象成人那樣生活, 有自己的自由。

大約到6歲之后, 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和“覺醒”, 他們開始試圖通過撒謊來保護自己的內心世界。 他們撒謊的目的僅僅在于, 保護屬于孩子自己的秘密, 而不要受成人過多的干涉。

應對寶貝的撒謊行為

孩子們撒謊并非“心懷鬼胎”, 如果謊言只是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以一笑了之, 不必過于苛責或是附和。 任何苛責或是附和的行為都可能強化孩子對謊言的印象, 從而使得孩子以后將撒謊作為取悅他人或引起他人注意的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 對孩子這種行為的發生頻率要加以注意。 如果孩子頻頻撒謊, 就要警惕不要讓他形成撒謊的習慣。

預防篇

·保留孩子處理秘密的權利

和成人一樣, 孩子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認是一個獨立自主、有思想的個體, 他也需要在自己的內心保留一塊空間。 秘密未必是不健康的, 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質等原則問題, 對于孩子的秘密不必深究, 否則孩子就會心生反感, 將撒謊作為反抗的手段。

·保留孩子自行解決沖突的權利

Advertisiment

不要小瞧了孩子之間的各種游戲和規則, 但也不要為了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去過多干涉孩子們之間的友誼, 否則孩子就會在同伴集體中受到鄙視。 為了維護他的尊嚴, 很有可能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孩子就會隱瞞起來。 試著讓孩子自己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 也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保留情感上的相互信任

最理想的狀態是孩子能主動和爸爸媽媽分享秘密, 這就需要相互間無比信任的情感基礎。 平時對孩子的寬容和尊重, 可以引發孩子的信任。 對孩子偶爾一次沒有惡意的撒謊, 只需淡然處之。

矯正篇

·慎用“撒謊”的字眼

孩子在6歲之前說話和事實情況不符合, 多半是他們的想象力發揮了作用, 并非是孩子存心撒謊,所以爸爸媽媽不用高度戒備,也不必批評孩子。6歲之后,孩子的謊言有可能是他們故意編造出來的,但是未必都是為了逃避責任或逃避懲罰,所以爸爸媽媽不要動不動就用“撒謊”的字眼,否則很容易讓孩子背上心理負擔,導致他以后習慣性的撒謊。

·慎用當場戳穿謊言的方法

孩子都有自尊心,雖然他的謊言十分拙劣,但是爸爸媽媽還是盡量不要當場戳穿他的謊言。不如對于事件來個冷處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但是在事后一個星期內,幫助孩子反省。

成功媽咪事例:

林林應該每天都帶手帕去幼兒園,可是他老是忘記,又怕媽媽會責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謊說自己帶手帕了。媽媽一直沒有出聲,等到周末,故意讓林林幫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說:“你這個星期都沒有帶手帕,我洗衣服的時候都沒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見媽媽不罵他,又這么“火眼精睛”,以后再也不感撒謊了。

·表揚誠實的行為

教育孩子總要有取舍。要改正孩子撒謊的行為,有的時候就不得不原諒他們的鹵莽,表揚他們誠實的行為。“如果你告訴媽媽實話,媽媽就不怪你”這句話雖然老套,但是十分管用。既然都不會責罰孩子,他還有什么可害怕的,自然是一五一十把真相都說出來了。

·召開秘密大會

當發現孩子因為有心事而心神不寧時,爸爸媽媽不妨可以召開一個揭露秘密的會議。爸爸媽媽先講講自己最近的秘密和丑事,搞活氣氛。孩子們多半藏不住秘密,慢慢地就會說出自己的心事。或者在這個時機,爸爸媽媽可以趁孩子心情好,把他以前的謊言再來一個“解讀”,沒準寶寶就會坦白交代了,也省得爸爸媽媽再費心如何戳穿他的謊言。

并非是孩子存心撒謊,所以爸爸媽媽不用高度戒備,也不必批評孩子。6歲之后,孩子的謊言有可能是他們故意編造出來的,但是未必都是為了逃避責任或逃避懲罰,所以爸爸媽媽不要動不動就用“撒謊”的字眼,否則很容易讓孩子背上心理負擔,導致他以后習慣性的撒謊。

·慎用當場戳穿謊言的方法

孩子都有自尊心,雖然他的謊言十分拙劣,但是爸爸媽媽還是盡量不要當場戳穿他的謊言。不如對于事件來個冷處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但是在事后一個星期內,幫助孩子反省。

成功媽咪事例:

林林應該每天都帶手帕去幼兒園,可是他老是忘記,又怕媽媽會責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謊說自己帶手帕了。媽媽一直沒有出聲,等到周末,故意讓林林幫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說:“你這個星期都沒有帶手帕,我洗衣服的時候都沒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見媽媽不罵他,又這么“火眼精睛”,以后再也不感撒謊了。

·表揚誠實的行為

教育孩子總要有取舍。要改正孩子撒謊的行為,有的時候就不得不原諒他們的鹵莽,表揚他們誠實的行為。“如果你告訴媽媽實話,媽媽就不怪你”這句話雖然老套,但是十分管用。既然都不會責罰孩子,他還有什么可害怕的,自然是一五一十把真相都說出來了。

·召開秘密大會

當發現孩子因為有心事而心神不寧時,爸爸媽媽不妨可以召開一個揭露秘密的會議。爸爸媽媽先講講自己最近的秘密和丑事,搞活氣氛。孩子們多半藏不住秘密,慢慢地就會說出自己的心事。或者在這個時機,爸爸媽媽可以趁孩子心情好,把他以前的謊言再來一個“解讀”,沒準寶寶就會坦白交代了,也省得爸爸媽媽再費心如何戳穿他的謊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