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食物過敏了怎麼辦

一、寶寶食物過敏了怎麼辦

嬰幼兒由於胃腸道發育不成熟,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如牛奶、雞蛋和花生等。 其中,牛奶蛋白是導致嬰幼兒產生過敏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那麼寶寶食物過敏了怎麼辦呢?

Advertisiment

1、家長要積極分析並找出孩子的過敏食物。 如果孩子出現過敏現象,要注意避免食用所有可疑食物,可以少量嘗試一種可疑食物,如果沒有觀察到任何變化,再接著試試下一種食物,最好能找出對寶寶造成過敏的食物。

2、多數過敏症狀是比較容易辨識的,當寶寶發生過敏時,要視情況酌情處理,對於一般的皮膚出蕁麻疹,可以在家裡觀察,給寶寶吃抗過敏藥,如果寶寶有哮喘、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要迅速送醫院。

3、找出過敏源後,最好堅持母乳餵養,母乳中大量的活性免疫球蛋白及抗體,有助於預防過敏,在哺乳期,媽媽不必盲目限制飲食,但最好不吃不常吃的食物,且不要大量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Advertisiment

4、在添加輔食時,應該從很少的量開始,逐漸增加,如寶寶沒有過敏,經過7—10天后再添另一種新的食物,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停止這種食物一段時間,然後再從更少的量開始嘗試。

注意:切忌將多種新食物一起添加,且建議晚一點兒添加魚、蝦、蟹、貝類,因為這些食物最易引起過敏。

二、寶寶過敏的症狀

雖然部分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食物過敏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但大多都會對嬰幼兒的身體造成危害。 嚴重的食物過敏,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搶救,還會危及生命。 因此,在給1歲內寶寶添加固體食物時,一定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下列過敏現象:

1、皮膚

皮膚是比較脆弱的,吃了可能過敏的食物之後,如魚蝦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發紅、砂紙狀的臉部皮疹、蕁麻疹、手腳發腫、乾燥、發癢、黑眼圈、眼皮腫脹、舌頭疼痛。

2、呼吸道

呼吸道過敏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牛奶,牛奶中的組胺就是常見的呼吸道過敏的過敏源。 小部分孩子呼吸道過敏會出現以下症狀;流鼻涕、打噴嚏、氣喘、鼻塞、流眼淚、支氣管炎、耳部感染、持續咳嗽。

3、腸道

腸道過敏最為常見的,也是很好理解的。 一旦吃的不對,就會出現以下腸道反應:粘液性腹瀉、便秘、脹氣、唾液過多、嘔吐、腸道出血、肛門周圍出現皮疹或灼熱、腹部不適。

三、懷疑寶寶食物過敏該如何就醫檢查

我們如果懷疑寶寶有過敏表現,想明確一下是什麼引起的寶寶過敏。

Advertisiment
需要就醫檢查,在檢查前我們要提供給醫生一些病史,比如寶寶之前都有過些什麼樣的症狀表現、父母雙方有沒有有過敏性疾病(哮喘、鼻炎、皮炎)等、寶寶是否剖宮產、輔食添加的過程、最好是提供2周內的飲食日記、有沒有長期吃某種補品如蛋白粉及維生素等、家中有沒有人吸煙。

還要把寶寶這次的症狀表現記清楚,什麼時間發生的,在這之前吃過什麼接觸過什麼,因為過敏性皮疹變化大,有時去到醫院可能就沒有了,家長可以在家中用手機拍下寶寶的皮疹留給醫生看。

一般來講,急期過敏期不能進行過敏原檢查。 等急性期過後,可以帶寶寶進行檢查,檢查有兩種,一是皮膚的點剌、二是抽血查特異性的IgE。

檢查有兩種結果,一是陽性、一是陰性。

Advertisiment
陽性的寶寶也不是就肯定為食物過敏了,需要做食物激發試驗,再出現陽性就可明確。 如果食物激發是陰性的就不是食物過敏。 食物激發試驗有引起過敏性休克的風險,要慎重選擇。

過敏原檢查陰性的寶寶可以排除IgE介導的食物過敏。 如果這個寶寶的症狀特別象過敏、要懷疑為非IgE引起的食物過敏。

如果已經知道寶寶是過敏體質,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讓寶寶避免接觸過敏原。 那麼除了這點外,該怎樣防止寶寶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

四、怎樣防止寶寶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

1、延長餵養時間

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至少能到6個月。 母乳中含有多種對過敏有制約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種抗體,對防止過敏很有好處。 哺乳期間,寶媽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低過敏的食物為主

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的飲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同時輔食添加不宜過早。每週逐步給寶寶增加一種新食物,從蔬菜、米飯、穀類食品、水果開始。

3、推遲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可稍晚些,推遲到6~8個月時再添加,蛋和魚在18個月大以後再添加。

4、量少、單項為主

添加固體食物時,量要少,品種以單項為宜,觀察無過敏反應時再多喂或加入新的輔食。切忌多種新食物同時添加,分辨不清過敏原。

5、注意觀察

一旦發現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對於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尤其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的食物。一般建議每半年左右試著添加一次,量由少到多,看看病症是否減輕或消失。

7、避免含致敏物質

避免攝入含致敏物質的食物是預防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如是單一食物過敏,應將其從飲食中完全排除,用不含過敏原的食物代替;多種食物過敏的寶寶,則要請營養師進行專門的營養指導了。

8、避免食用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

應儘量避免食用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有殼的海鮮(蝦、蟹),有殼的堅果(如花生)、麥等食物。

一、如何預防寶寶消化不良

1、讓孩子的飲食有規律並且符合她的體質,餵養要定時、定量,確保每頓飯適量不至於太多。

2、確保食物不會含太多脂肪太過於油膩。

3、注意保持好小兒的食欲,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或者橘子,兩者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不要飯前吃糖果。

4、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腸道受寒冷刺激,同時儘量減少呼吸道感染。

5、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6、注意衛生,養成寶寶飯前洗手習慣。

7、家中常備專治消化不良的藥,例如:嗎丁啉混懸液。

8、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讓孩子克服偏食,注意營養全面性。

9、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吃飯不要太快,要把食物充分咀嚼(大約是十秒鐘)這樣才能更好地消化。

10、添加輔食應從流質到軟質。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

11、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要讓他慢慢適應。一次量不能給太多,量要逐漸地增加,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12、要保持小兒好的食欲,必須注意進食環境不能過於嘈雜,更不能邊看電視邊進食。

13、注意不要強迫進食或對小兒飲食限制過嚴,避免進食時小兒過於疲憊或精神緊張。孩子不想吃飯時不要強迫。孩子不吃飯就證明他不餓,這時候家長就不要逼他了,以免孩子吃進去造成食物在體內堆積,可以緩緩,等到寶寶有食欲的時候再進食。

14、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15、父母平時還要注意食物衛生,清潔,新鮮,避免給寶寶餵食強烈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等。

16、父母在給寶寶斷奶前,儘量給予母乳餵養,一次不可餵養過多,避免選擇在夏季給寶寶進行斷奶。

17、奶粉餵養的寶寶,不要隨意改變奶粉的沖調比例,六個月以前不要隨意更換奶粉。六個月以後如果奶粉換段或是更換品牌,一定要採取遞增的方式,讓寶寶逐漸適應。

18、不要給孩子吃難消化的食物,新的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讓寶寶腸胃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孩子食物要清淡少油膩,應多用燉、蒸、煮的做法,避免高油煎、炸等的做法。

19、睡前至少半小時不進食,如果吃飽就睡容易積食,導致消化不良。

以上介紹了很多的預防措施,但還是難保寶寶就不會消化不良,那麼萬一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呢?下一頁繼續為您介紹:

二、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1、取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每日4次,因茶內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興奮、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對急性胃腸炎有療效。

2、先用胡蘿蔔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3、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顯鹼性,並富含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4、先將牛奶加糖煮沸,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即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如果怕麻煩,可以到超市買現成的,不過一定要買品質好的。

5、在寶寶肚臍處用手輕輕的順時針、逆時針撫摸,幫助寶寶消化。

6、給孩子使用一些鹼性的酵母片。因為鹼性的酵母片可以中和多餘的胃酸。但是這只是一種暫時緩解症狀的方法,只在短時間內有效。而且不能夠修復胃酸回流導致的對食道的損傷。如果是在飯前吃這些藥,則會有部分溶液留在胃裡,能夠增強胃壁的表面張力,可以降低胃酸回流的潛在可能性,使得小兒消化不良可以從根源上得到緩解。

7、對於易發生消化不良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適當的給孩子服用一些H2阻斷類劑,因為這類藥物可以減少胃酸的分泌從而達到預防胃液回流。預防顯然比治療的痛苦要少。

8、哺乳期的寶寶如果消化不良,應延長兩次之間餵奶的時間,適當減少餵奶的次數。提供母乳的媽媽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不要一次吃的太多要少食多餐。不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可吃些容易消化的米粥、麵食、青菜等。

小編提醒大家,如果寶寶腹脹明顯,伴有頻繁嘔吐、精神差、不吃奶、靜脈曲張、排便不正常、發熱等症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應儘快到醫院診治。

養生之道導讀: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口腔潰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口腔潰瘍的經歷,那麼,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呢?寶寶能承受口腔潰瘍的疼痛嗎?下面小編教你寶寶口腔潰瘍該怎麼做。

一、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

大人們得了口腔潰瘍似乎都不用管它,一周左右自己就會好了。但有的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也有的口腔潰瘍又大又深,就算能夠自愈,往往要忍受1-2周,可是,寶寶口腔潰瘍該怎麼辦呢?

1、找到潰瘍部位。在寶寶口腔有潰瘍時,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口腔,找到口腔潰瘍的具體部位。如果潰瘍在頰黏膜處,就要進一步找到造成潰瘍的原因:比如看看患處附近的牙齒是否有尖銳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這種缺口,就應當帶寶寶去醫院處理。

2、飲食鎮痛。不要給寶寶吃酸、辣或鹹的食物,否則寶寶的潰瘍處會更痛。應當給寶寶吃流食,以減輕疼痛,也有利於潰瘍處的癒合。

3、轉移注意力。多關心一下寶寶,多和寶寶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給寶寶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

4、如果兩頰潰瘍紅腫明顯,伴有牙齦腫痛,大便幹結,中醫認為陽明熱盛,可以使用葛根芩連東加味治療。方用葛根、黃連、黃芩、白芷、石膏、梔子等清熱瀉火。如果同時口裡發粘、發苦,舌苔很厚,在清熱的同時還可以加用茵陳、滑石、薏苡仁等化濕類的藥物治療。

5、如果孩子舌兩邊比較紅,伴舌邊潰瘍,兼有心煩易怒者,晨起訴口苦,舌紅苔黃厚或膩等表現的,中醫認為屬肝膽實火上炎,可選用加昧溫膽湯治療。可選用柴胡、黃芩、當歸、薄荷、生麥芽等舒肝解鬱散火。

6、如果孩子反復口腔潰瘍又伴有口唇乾燥、開裂,中醫認為脾經濕熱,可選用瀉黃散治療,藥物可選用防風、藿香、梔子、生石膏、甘草等。

二、口腔潰瘍食療方法

1、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2、蜂蜜療法:將口腔洗漱乾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塗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用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再繼續塗擦,一天可重複塗擦數遍。

3、硫酸鋅療法:服用硫酸鋅片或12%硫酸鋅糖漿,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連用5-7天即可痊癒。

4、木耳療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5、可哥療法:將可哥粉和蜂蜜調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次可治口腔發炎及潰瘍。

6、白菜根療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取白蘿蔔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一起搗爛,貼於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7、蘋果療法: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癒。

8、核桃殼療法:將30-50克核桃熬水兩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其實,小編覺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潰瘍的地方噴西瓜霜,或者吃維生素B2還是蠻有用的 。

哺乳期間,寶媽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低過敏的食物為主

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的飲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同時輔食添加不宜過早。每週逐步給寶寶增加一種新食物,從蔬菜、米飯、穀類食品、水果開始。

3、推遲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可稍晚些,推遲到6~8個月時再添加,蛋和魚在18個月大以後再添加。

4、量少、單項為主

添加固體食物時,量要少,品種以單項為宜,觀察無過敏反應時再多喂或加入新的輔食。切忌多種新食物同時添加,分辨不清過敏原。

5、注意觀察

一旦發現哪些食物有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對於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尤其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的食物。一般建議每半年左右試著添加一次,量由少到多,看看病症是否減輕或消失。

7、避免含致敏物質

避免攝入含致敏物質的食物是預防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如是單一食物過敏,應將其從飲食中完全排除,用不含過敏原的食物代替;多種食物過敏的寶寶,則要請營養師進行專門的營養指導了。

8、避免食用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

應儘量避免食用含有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有殼的海鮮(蝦、蟹),有殼的堅果(如花生)、麥等食物。

一、如何預防寶寶消化不良

1、讓孩子的飲食有規律並且符合她的體質,餵養要定時、定量,確保每頓飯適量不至於太多。

2、確保食物不會含太多脂肪太過於油膩。

3、注意保持好小兒的食欲,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或者橘子,兩者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不要飯前吃糖果。

4、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腸道受寒冷刺激,同時儘量減少呼吸道感染。

5、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6、注意衛生,養成寶寶飯前洗手習慣。

7、家中常備專治消化不良的藥,例如:嗎丁啉混懸液。

8、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讓孩子克服偏食,注意營養全面性。

9、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吃飯不要太快,要把食物充分咀嚼(大約是十秒鐘)這樣才能更好地消化。

10、添加輔食應從流質到軟質。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

11、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要讓他慢慢適應。一次量不能給太多,量要逐漸地增加,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12、要保持小兒好的食欲,必須注意進食環境不能過於嘈雜,更不能邊看電視邊進食。

13、注意不要強迫進食或對小兒飲食限制過嚴,避免進食時小兒過於疲憊或精神緊張。孩子不想吃飯時不要強迫。孩子不吃飯就證明他不餓,這時候家長就不要逼他了,以免孩子吃進去造成食物在體內堆積,可以緩緩,等到寶寶有食欲的時候再進食。

14、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15、父母平時還要注意食物衛生,清潔,新鮮,避免給寶寶餵食強烈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等。

16、父母在給寶寶斷奶前,儘量給予母乳餵養,一次不可餵養過多,避免選擇在夏季給寶寶進行斷奶。

17、奶粉餵養的寶寶,不要隨意改變奶粉的沖調比例,六個月以前不要隨意更換奶粉。六個月以後如果奶粉換段或是更換品牌,一定要採取遞增的方式,讓寶寶逐漸適應。

18、不要給孩子吃難消化的食物,新的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讓寶寶腸胃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孩子食物要清淡少油膩,應多用燉、蒸、煮的做法,避免高油煎、炸等的做法。

19、睡前至少半小時不進食,如果吃飽就睡容易積食,導致消化不良。

以上介紹了很多的預防措施,但還是難保寶寶就不會消化不良,那麼萬一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呢?下一頁繼續為您介紹:

二、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1、取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每日4次,因茶內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興奮、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對急性胃腸炎有療效。

2、先用胡蘿蔔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3、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顯鹼性,並富含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4、先將牛奶加糖煮沸,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即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如果怕麻煩,可以到超市買現成的,不過一定要買品質好的。

5、在寶寶肚臍處用手輕輕的順時針、逆時針撫摸,幫助寶寶消化。

6、給孩子使用一些鹼性的酵母片。因為鹼性的酵母片可以中和多餘的胃酸。但是這只是一種暫時緩解症狀的方法,只在短時間內有效。而且不能夠修復胃酸回流導致的對食道的損傷。如果是在飯前吃這些藥,則會有部分溶液留在胃裡,能夠增強胃壁的表面張力,可以降低胃酸回流的潛在可能性,使得小兒消化不良可以從根源上得到緩解。

7、對於易發生消化不良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適當的給孩子服用一些H2阻斷類劑,因為這類藥物可以減少胃酸的分泌從而達到預防胃液回流。預防顯然比治療的痛苦要少。

8、哺乳期的寶寶如果消化不良,應延長兩次之間餵奶的時間,適當減少餵奶的次數。提供母乳的媽媽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不要一次吃的太多要少食多餐。不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可吃些容易消化的米粥、麵食、青菜等。

小編提醒大家,如果寶寶腹脹明顯,伴有頻繁嘔吐、精神差、不吃奶、靜脈曲張、排便不正常、發熱等症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嚴重而頑固的腹脹往往表示病情危重,應儘快到醫院診治。

養生之道導讀: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口腔潰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口腔潰瘍的經歷,那麼,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呢?寶寶能承受口腔潰瘍的疼痛嗎?下面小編教你寶寶口腔潰瘍該怎麼做。

一、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

大人們得了口腔潰瘍似乎都不用管它,一周左右自己就會好了。但有的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也有的口腔潰瘍又大又深,就算能夠自愈,往往要忍受1-2周,可是,寶寶口腔潰瘍該怎麼辦呢?

1、找到潰瘍部位。在寶寶口腔有潰瘍時,要仔細觀察寶寶的口腔,找到口腔潰瘍的具體部位。如果潰瘍在頰黏膜處,就要進一步找到造成潰瘍的原因:比如看看患處附近的牙齒是否有尖銳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這種缺口,就應當帶寶寶去醫院處理。

2、飲食鎮痛。不要給寶寶吃酸、辣或鹹的食物,否則寶寶的潰瘍處會更痛。應當給寶寶吃流食,以減輕疼痛,也有利於潰瘍處的癒合。

3、轉移注意力。多關心一下寶寶,多和寶寶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給寶寶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

4、如果兩頰潰瘍紅腫明顯,伴有牙齦腫痛,大便幹結,中醫認為陽明熱盛,可以使用葛根芩連東加味治療。方用葛根、黃連、黃芩、白芷、石膏、梔子等清熱瀉火。如果同時口裡發粘、發苦,舌苔很厚,在清熱的同時還可以加用茵陳、滑石、薏苡仁等化濕類的藥物治療。

5、如果孩子舌兩邊比較紅,伴舌邊潰瘍,兼有心煩易怒者,晨起訴口苦,舌紅苔黃厚或膩等表現的,中醫認為屬肝膽實火上炎,可選用加昧溫膽湯治療。可選用柴胡、黃芩、當歸、薄荷、生麥芽等舒肝解鬱散火。

6、如果孩子反復口腔潰瘍又伴有口唇乾燥、開裂,中醫認為脾經濕熱,可選用瀉黃散治療,藥物可選用防風、藿香、梔子、生石膏、甘草等。

二、口腔潰瘍食療方法

1、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2、蜂蜜療法:將口腔洗漱乾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塗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用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再繼續塗擦,一天可重複塗擦數遍。

3、硫酸鋅療法:服用硫酸鋅片或12%硫酸鋅糖漿,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連用5-7天即可痊癒。

4、木耳療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5、可哥療法:將可哥粉和蜂蜜調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次可治口腔發炎及潰瘍。

6、白菜根療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取白蘿蔔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一起搗爛,貼於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7、蘋果療法: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癒。

8、核桃殼療法:將30-50克核桃熬水兩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其實,小編覺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潰瘍的地方噴西瓜霜,或者吃維生素B2還是蠻有用的 。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食物過敏要怎麼治療?平時要注意什麼

    你好,可以採取脫敏療法。脫敏療法主要就是針對某些易感人群來說營養價值高、想經常食用或需要經常食用的食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脫敏療法。具體步驟是:首先將含有過敏原的食物稀釋1000至10000倍,...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食物過敏要怎麼護理

    寶寶食物過敏,媽媽要合理餵養,不給寶寶吃魚、蝦、蟹、雞蛋等易過敏的食物,用牛奶餵養寶寶時,可以先把牛奶加熱,降低寶寶過敏的幾率,也可以用羊奶替代。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食物過敏了,怎麼辦好呢?

    過敏一般來說是免疫系統對天然無害物質的過度反應。所以任何食物、接觸物、空氣內附著物都可引起過敏。對嬰幼兒來說,食物過敏最為常見。給嬰兒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一種一種地添加,添加觀察期不應小於72小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食物過敏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寶寶食物過敏,媽媽要合理餵養,不給寶寶吃魚、蝦、蟹、雞蛋等易過敏的食物,用牛奶餵養寶寶時,可以先把牛奶加熱,降低寶寶過敏的幾率,也可以用羊奶替代。寶寶濕疹跟上火是沒有關係的,治療和預防寶寶濕疹,首先...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皮膚過敏了怎麼辦?

    不要給他吃易引起過敏的東西,蟹,蝦,蛋白等;寶寶的衣服要在太陽底下曝曬;家裡不要養寵物,注意寵物的毛毛不要亂飛.不要帶他接觸花粉,少給他玩毛毛玩具.保持家通風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