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寶寶長牙要如何飲食

寶寶長牙要如何飲食

四季養生閱讀配圖

寶寶長牙要如何飲食?正確的輔食添加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 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咀嚼能力,

Advertisiment
促進口腔內血液迴圈, 進而加快了剛剛萌發露白的牙齒的發育。 需要注意的是, 輔食添加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符合孩子牙齒生長規律, 逐步讓孩子學會吞咽、咀嚼。

4~6個月, 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 鍛煉孩子吞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 食物性狀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 例如, 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 可以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 鍛煉他的舌頭上下活動, 能用舌頭和上鄂碾碎食物的能力。 比如, 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 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 讓他練習舌頭左右活動, 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 比如饅頭片、麵包片、乳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Advertisiment

少吃不利牙齒的食物

在寶寶出牙期間, 應當避免或少攝取對牙齒發育不利的食物, 以下的食物可要小心。

食物太軟不利於牙齒的萌出、牙不齊 許多父母怕寶寶喉嚨太細, 咽不下固體食物或容易被卡住, 就喜歡將切得細細的食物喂給寶寶, 或者對於1歲的寶寶也一直購買肉泥、胡蘿蔔泥等泥狀食物餵養寶寶。 因為飲食過於細軟, 寶寶的牙齦缺乏刺激, 不僅導致牙齒發育遲緩, 還容易造成牙齒排列不齊。 因此, 媽媽要根據寶寶牙齒萌出情況, 調整食物的粗細。

碳酸飲料“吃”掉牙 各類品牌碳酸飲料的酸性成份pH值一般在2.2乣4.9之間, pH值為7代表中性。 而牙齒在酸性成份達到5.5時, 就會“脫礦”, 即礦物質晶體被酸溶解。

Advertisiment
長期大量被酸性物質侵蝕, 牙齒前切面就會被腐蝕變薄, 牙釉質喪失, 牙本質露出, 牙齒容易發生病變。 如果寶寶喝了碳酸飲料, 要及時喝幾口白開水。

甜食傷害牙 寶寶的牙齒要從小就保護好, 不能沒有規律濫用甜食和點心, 這些東西除了使寶寶的食欲不振外, 還為細菌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甜的東西還有脫鈣的作用, 使牙質疏鬆。 在食物中脫鈣作用較強的有:奶制糖果、炸麵包、巧克力、蛋糕等。 寶寶吃過這些食物後, 要及時漱口, 清潔口腔。

長牙期補充多種營養

補充1: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寶寶牙齒的生長, 需要礦物質來參與。 人體牙齒、牙槽骨及頜骨的主要成分都是鈣和磷, 足夠的鈣磷是形成牙齒的基礎。

Advertisiment
食物中鈣的最佳來源是乳類及乳製品, 配方奶、優酪乳、乳酪等食物中不但鈣含量豐富, 而且吸收率高, 是寶寶最理想的補鈣食品。 在粗糧、黃豆、海帶、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鈣、磷、鐵和氟, 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 為了促進鈣的吸收,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多抱寶寶去戶外曬太陽, 因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3, 是人體所需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育兒知識

補充2: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的來源極為豐富, 有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肉類, 也有植物性蛋白質如穀類、豆類、乾果類。 經常攝入這兩類蛋白質, 可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

Advertisiment
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 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 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補充3: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的作用不可小看。 鈣的沉澱及吸收需要維生素D, 骨膠和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B, 牙齦組織的健康需要維生素A、維生素C。 可見, 充足的維生素對於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 維生素A、維生素D來源於乳類、動物肝臟及魚肝油製劑,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各種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 而且其中的纖維還有按摩牙齦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如果攝入礦物質過少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的攝入比例失調, 都會造成寶寶牙齒發育不全和鈣化不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