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前的護理

寶寶的乳牙約在出生後4-10個月開始萌出。 那麼, 寶寶長牙該如何護理呢?

多數寶寶長牙無特殊反應, 但也有少數會出現低熱、暫時性流涎、煩躁、睡眠不安等症狀。 寶寶牙齒生長得好壞不僅關係到面部的美觀, 更直接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 因此, 做好寶寶長牙前後的家庭護理極為關鍵。

保持口腔清潔

寶寶的牙齒快萌出時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 方法很簡單, 即在餵奶或食用其他輔食後喝幾口白開水, 用以沖洗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 切忌讓寶寶含著盛有奶液或其他飲食的奶瓶入睡。

進行牙床鍛煉

Advertisiment

快長牙的寶寶會出現經常性流涎、牙肉癢、抓什麼咬什麼的現象。 這時, 可以使用由矽膠製成的牙齒訓練器, 讓寶寶放在口中咀嚼, 以鍛煉寶寶的頜骨和牙床, 使牙齒萌出後排列整齊。 也可以買磨牙餅, 用以促進牙齒萌出。

加強營養供給

在寶寶長牙時期, 營養的不足會導致長牙推遲或牙質差。 因此, 在這一時期除全面加強營養外, 還應特別注意添加維生素d及鈣、磷等微量元素。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多抱寶寶去戶外曬太陽, 因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中紫外線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3, 是人體所需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防治不良反應

發熱: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 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 只要體溫不超過38°c, 且精神好、食欲旺盛,

Advertisiment
就無需特殊處理, 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c, 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 則應及時就診, 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合併其他感染。

腹瀉:有些寶寶長牙時會有腹瀉。 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 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 以粥, 細、爛麵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 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於10次、且水分較多時, 應及時就醫。

流涎(俗稱流口水):多為長牙期的暫時性表現, 應為寶寶戴口水巾, 及時擦乾流出的口水。

煩躁:當長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時, 一般只要給以磨牙餅讓寶寶咬並轉移其注意力, 通常會安靜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 佝僂病、克汀病、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長牙延遲,

Advertisiment
牙質欠佳。 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還未長牙, 應到醫院查明原因, 及早診治。

寶寶長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爸爸媽媽可要注意了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