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長濕疹時,哺乳媽媽怎麼辦

寶寶長濕疹時, 哺乳媽媽怎麼辦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俗稱“奶癬”。 寶寶長濕疹時, 哺乳媽媽應該怎麼做?

濕疹指的是特異性皮炎, 是一種慢性、長期、反復發作的皮膚表現。 濕疹一般先出現於臉部和耳部, 其表面粗糙, 基底發紅, 濕疹時, 皮膚完整性受到損傷, 不僅導致脫屑、滲水, 還易併發感染。 特別是因癢感, 會引起反復抓蹭, 致使皮膚損傷加重, 而這也正是家長最焦心的地方。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俗稱“奶癬”, 發生的原因往往是多種因素重疊, 遺傳、飲食、精神壓力等都有可能造成。

Advertisiment
父母雙方都患有過敏性疾病, 寶寶是過敏性體質的概率大約為80%, 父母中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 寶寶是過敏性體質的概率大約為60%, 家族中有過敏性疾病患者的, 寶寶是過敏性體質的概率也高於普通人。 另外, 如果寶寶“第一口奶”是奶粉, 今後寶寶因過敏導致濕疹的風險加大。

但是並不是過敏體質的寶寶就一定會發病, 還與寶寶當時免疫力、環境、飲食等因素都密切相關。 對嬰兒來說, 濕疹與食物過敏的相關性極強, 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較為常見。 真正治療濕疹, 還是應該從原因找起, 預防勝於治療, 只有發現原因, 及時停掉, 並堅持至少6個月完全不接觸過敏原, 才是治療過敏最有效的方法,

Advertisiment
這種方法又稱為“回避過敏原”。

需注意兩個問題:

1.區分蕁麻疹與濕疹過敏在皮膚上的表現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急性的蕁麻疹, 另一類是慢性的濕疹。

濕疹和蕁麻疹都可能與過敏有關, 但兩者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蕁麻疹為急性發作, 一般遇到過敏原數小時內即可出現, 來去匆匆, 表現為規則不清、高出皮膚、奇癢的風團樣皮疹。

濕疹為慢性發作, 接觸過敏原後72小時內發作, 嬰兒多從頭面部開始, 逐漸波及全身, 遇熱或潮濕時局部變紅, 表現為皮膚局部粗糙、脫屑, 甚至常常伴有紅腫、滲液和癢感增加。

2. 排除濕疹的原因除了生活中排查外, 必要時可以借助於皮膚點刺試驗與血清過敏原檢測排查, 但最有價值的還是在生活中排查。

Advertisiment
6個月以內的寶寶即使出現過敏, 也很難通過化驗檢出。 若此時給孩子進行血液檢查, 即使是陰性, 也不能代表沒有過敏。 再有, 引起濕疹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 年齡越小, 濕疹與過敏的關係越大, 而且與食物過敏的關係越大。

如果母乳餵養期間, 寶寶出現過敏現象, 媽媽首先應該排除寶寶經口攝入的其它食物或藥物, 比如:鈣劑、魚肝油、牛初乳、奶伴侶等, 任何經口攝入的食物或藥物都可能引起過敏。 其次, 從媽媽的飲食考慮, 可以限制自己的飲食種類, 首先控制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比如雞蛋、牛奶、帶殼的海鮮、芒果、桃子等。 如果控制後, 寶寶過敏現象有所改善, 說明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就在其中,

Advertisiment
這時媽媽再一種一種添加, 每種食物試驗期2~3天, 以此確定寶寶對何種食物會有過敏反應。 用排除篩選的方法尋找自己所接受過的何種食物會引起寶寶過敏, 細心觀察寶寶症狀表現, 比如濕疹、腸絞痛、腹瀉等嚴重程度有無改善。 如果不見效, 可以諮詢兒科醫生, 進一步尋找原因。

另外, 哺乳期的媽媽若發現寶寶進食某種食物後出現全身紅疹, 並伴有癢感, 這種屬於急性過敏。 應立即停止進食該種食物, 並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進行藥物治療。 此時, 哺乳媽媽母乳餵養期間也不要再進食這種食物了, 至少三個月內應該禁止。

總之只要出現過敏, 就不是預防能解決的問題。 家長要有耐性, 一種一種地進行食物排查。 採取的措施有:

Advertisiment

要果斷去除過敏原, 如牛奶過敏應立即停止使用牛奶及所有含牛奶的食物;去醫院由醫生指導和治療緩解過敏相關症狀;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治療改善免疫狀況。

哺乳媽媽應該怎麼吃?不吃辛辣刺激、過於寒涼的食物如果不能確定過敏原就需暫停所有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如肉類、蛋類、奶類, 另外還有一些蛋白酶含量較高的水果, 如芒果、鳳梨、獼猴桃等。 媽媽先開始只能吃主食和蔬果, 確定寶寶沒有特殊反應時, 再一個一個開始添加上述食物, 期間注意觀察寶寶反應和症狀, 確保及時發現過敏原, 並在以後六個月內禁止食用此種食物。

食譜舉例二米粥食材:糯米、小米、山藥製作方法:

1.糯米、小米清洗乾淨, 山藥削皮,切滾刀塊;2.鍋中放入二米、山藥塊,加適量水開大火煮開,開小火熬至粘稠即可。

營養小TIPs:山藥選擇表皮毛須較多的,這種品種口感綿軟,適合熬粥、燉菜。

西芹百合炒木耳食材:百合幹(有鮮品更佳)、木耳、西芹、蒜、鹽、亞麻籽油製作方法:

TIPs:西芹要保留葉,其中富含鎂、鉀、葉酸等礦物質,對乳母來說是非常好的補充。

胡蘿蔔炒口蘑食材:胡蘿蔔、口蘑、蔥、醬油、鹽、亞麻籽油製作方法:

1.胡蘿蔔、口蘑、蔥清洗乾淨;2.胡蘿蔔切條、蔥切末;3.鍋熱後倒入亞麻籽油,稍加熱後放入蔥末,炒香;4.放入胡蘿蔔,炒軟後放入口蘑,炒至變色調入醬油、鹽調味出鍋即可。

營養小TIPs:富含β-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口蘑的鉀、鈣、鎂、鋅、硒等礦物質都較其他菇類高幾倍甚至幾十倍,非常適合營養需求高的乳母。

寶寶濕疹時,媽媽應該怎樣護理?

濕疹從名字上聽應該是“濕”很重,但這時候皮膚恰恰便顯出乾燥的現象,所以需要有效的潤澤。濕疹寶寶應注意皮膚保濕,可選用溫和的嬰兒保濕霜。輕度濕疹注意皮膚保濕即可,中度濕疹可選用弱效激素軟膏;重度濕疹伴有滲出、皮膚感染時應激素軟膏聯用抗生素軟膏同時外用。具體用藥需諮詢醫生。

患濕疹的孩子怕熱,濕熱可以使濕疹局部充血、發紅、癢感增加,所以應避免濕熱,盡可能保持涼爽的環境。另外,由於濕疹表面毛糙,易存細菌,出現感染,導致濕疹頑固,所以應該每天給孩子洗澡,目的是為了去除濕疹毛糙面上的細菌和碎片。每次水溫不要過高,偏涼即可,洗澡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最好只用清水洗澡。洗澡後不建議塗爽身粉,因為孩子有可能將其吸入肺內。即使濕疹孩子身上有些皮膚損傷比較嚴重,仍然需要洗澡,不能使用毛巾擦拭皮膚損壞的部位,應該用吹風機將局部烘乾或自然晾乾。洗澡後儘快給孩子用藥效果會更好。家中溫度盡可能保持在24~26℃,同時,減少孩子出汗,也能避免濕疹加重。除此之外,最好不要帶孩子去公共泳池游泳。

山藥削皮,切滾刀塊;2.鍋中放入二米、山藥塊,加適量水開大火煮開,開小火熬至粘稠即可。

營養小TIPs:山藥選擇表皮毛須較多的,這種品種口感綿軟,適合熬粥、燉菜。

西芹百合炒木耳食材:百合幹(有鮮品更佳)、木耳、西芹、蒜、鹽、亞麻籽油製作方法:

TIPs:西芹要保留葉,其中富含鎂、鉀、葉酸等礦物質,對乳母來說是非常好的補充。

胡蘿蔔炒口蘑食材:胡蘿蔔、口蘑、蔥、醬油、鹽、亞麻籽油製作方法:

1.胡蘿蔔、口蘑、蔥清洗乾淨;2.胡蘿蔔切條、蔥切末;3.鍋熱後倒入亞麻籽油,稍加熱後放入蔥末,炒香;4.放入胡蘿蔔,炒軟後放入口蘑,炒至變色調入醬油、鹽調味出鍋即可。

營養小TIPs:富含β-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口蘑的鉀、鈣、鎂、鋅、硒等礦物質都較其他菇類高幾倍甚至幾十倍,非常適合營養需求高的乳母。

寶寶濕疹時,媽媽應該怎樣護理?

濕疹從名字上聽應該是“濕”很重,但這時候皮膚恰恰便顯出乾燥的現象,所以需要有效的潤澤。濕疹寶寶應注意皮膚保濕,可選用溫和的嬰兒保濕霜。輕度濕疹注意皮膚保濕即可,中度濕疹可選用弱效激素軟膏;重度濕疹伴有滲出、皮膚感染時應激素軟膏聯用抗生素軟膏同時外用。具體用藥需諮詢醫生。

患濕疹的孩子怕熱,濕熱可以使濕疹局部充血、發紅、癢感增加,所以應避免濕熱,盡可能保持涼爽的環境。另外,由於濕疹表面毛糙,易存細菌,出現感染,導致濕疹頑固,所以應該每天給孩子洗澡,目的是為了去除濕疹毛糙面上的細菌和碎片。每次水溫不要過高,偏涼即可,洗澡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最好只用清水洗澡。洗澡後不建議塗爽身粉,因為孩子有可能將其吸入肺內。即使濕疹孩子身上有些皮膚損傷比較嚴重,仍然需要洗澡,不能使用毛巾擦拭皮膚損壞的部位,應該用吹風機將局部烘乾或自然晾乾。洗澡後儘快給孩子用藥效果會更好。家中溫度盡可能保持在24~26℃,同時,減少孩子出汗,也能避免濕疹加重。除此之外,最好不要帶孩子去公共泳池游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