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運動發育的規律分析

運動的發育依賴於大腦及感知的發育, 由於嬰兒期中央前同的發育主要在肩、頸部代表區, 第二年主要在手代表區, 故嬰兒抬頭、坐等發育先於手的精細動作。 視感知發育可促進運動的發育, 給嬰兒以適宜的刺激是有利的。 隨著大腦皮層功能逐漸發育以及神經髓鞘的形成, 小兒運動發育漸趨完善。 運動發育的規律是:由上而下, 由近而遠, 由不協調到協調, 由粗大至精細。 運動發育可分為大運動和細運動。

一、大運動

大運動包括抬頭、翻身、坐、爬、立、走、跑等方面。 小兒大運動發育程式如下:

新生兒俯臥位能將臉從一邊轉向另一邊,

Advertisiment
以免窒息。 1個月時由於頸後肌發育, 頭能抬離桌面片刻。 2個月時能俯臥抬頭45度, 從仰位拉至坐位, 頭後仰。 3個月時俯臥位試抬胸, 垂直位能抬頭, 但控制尚不穩定, 出現頭晃動。 4個月時仰臥頭向中央, 四肢對稱;俯臥抬頭商, 並以肘支撐上半身。 5個月時腰肌繼頸肌發育, 能直腰靠背坐。 6個月時已能用下肢支持身體, 喜歡扶腋下跳躍。 7個月時由仰臥位翻到俯位, 再由俯臥位翻身到仰臥位。 8個月時能長時間坐穩, 開始學爬。 9個月時能扶著欄杆站立。 10個月時會自己從坐位扶欄站起。 11個月時會扶欄行走或牽著一手走。 12個月時會獨立片刻, 1/4小兒能獨立行走012.15個月時一般小兒都會獨走。 15個月時會蹲下撿物018個月時行走快而很少跌跤,
Advertisiment
會自己扶欄一次一級地上樓梯, 會倒退行走數步。 2歲時能跑。 3歲時能雙足交替登樓。 4—5歲能奔跑。

二、細運動

細運動是指手及手指的功能, 如取物、搭積木、繪圖、扣鈕子等。

出生2個月時能緊握觸手物。 2個月時能短暫留握如搖盪鼓一類的眼前物體。 3個月時能兩手放鬆, 常拉自己的衣服及大人的頭髮。 4個月時能兩手在胸前玩弄, 見到新鮮物體兩臂會活動起來。 5個月時能手伸向物體, 碰到時會隨手抓起。 6個月時能雙手各拿塊邊長2.5釐米左右的方木c7個月時可在兩手間傳遞玩具。 能用4個手指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糖丸。 8個月時可出現捏弄、敲打及拋擲玩具的動作。 9個月時能伸出食指撥弄小物件。 此時拇、食指能配合用鉗形動作摘拿小丸,

Advertisiment
但近尺側腕部仍貼住桌面。

12個月時拇、食指能用鉗形動作取小丸時, 已不需尺側腕部的支持。 15個月時可試搭方木2塊, 能將小丸放人小瓶中。 18個月時能搭方木3~4塊, 會將小丸從瓶中倒出以取得小丸, 開始會用筆在紙上亂畫。 2歲時能搭方木5—6塊, 會模仿畫分隔號、橫線, 會逐頁翻書。 2.5歲時能搭方木8塊, 會穿上短褲和便鞋。 3歲時會模仿用3塊方木“搭橋”, 串木珠, 解鈕扣;會畫“圓圈”、“十”字。 4歲時會畫方形。 5歲時會畫三角, 能折紙。 7~8歲時會畫菱形, 能做手工、泥塑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