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寶寶身心發展問與答

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 正代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 不過每個孩子身心發育速度都不同, 可是有的家長一看見別人家的孩子會走路了, 就煩惱自家孩子已經輸在起跑點上。 到底什么范圍內的成長速度是正常的呢?父母又應該如何注意孩子不是“大雞晚啼”, 而是真正的發育遲緩?

新生兒睡覺時呼嚕嚕的鼻聲, 是由于鼻塞還是呼吸不順?

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健全表示, 在冬季或無冷時小嬰兒呼吸聲音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氣候的影響。 當冬天來臨, 空氣干燥加上新生兒鼻孔比較小, 如果又有一些分泌物,

Advertisiment
則聽起來像鼻塞一樣, 但事實上, 這只是一種天氣變化的反應, 并不意味著得了病。

通常天氣比較暖和時, 或等寶寶大約六個月之后, 家長就比較看不到這種現象了。 另外, 如果寶寶鼻子里有分泌物, 家長可將細棉花棒沾濕, 輕輕清除, 或使用小兒吸鼻器, 平時并不需要刻意清理寶寶的鼻孔。 假使小娃娃只是呼吸比較大聲, 并沒有不舒服, 家長也不要緊張過頭, 頻頻移動小娃娃, 干擾了他的睡眠。

但如果有以下幾種特殊情形, 建議家長就醫檢查:

1、新生兒流出黃色的鼻涕, 可能是感冒了;

2、小娃娃必須用嘴巴呼吸, 甚至出現胸骨凹陷, 哮吼的呼吸聲;

3、六個月后寶寶的呼吸還是不順暢, 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或先天性喉喘鳴的問題。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幾個月時, 不會再搖頭晃腦?

當寶寶還是新生兒時, 頭頸如果沒有外力的支持, 通常都是前倒后晃。

慢慢地到了三個月左右, 小娃娃的肌肉控制明顯進步, 如果由大人抱著, 靠著大人的身體, 小娃娃的頭就不會地往前倒。

到了四個月左右, 寶寶的勁部的張力就會更進步, 當家長抱著寶寶時, 寶寶的頸部就可以自行支撐一會兒。 而且, 約有50%的四個月大寶寶, 可以在俯臥時將頭頸抬起來, 維持一段時間。

到六個月大時, 幾乎90%的寶寶, 都已經可以自由地轉動頭頸, 看看他喜愛的世界了。

另外, 如果三個月大的寶寶頸背肌肉過度僵硬, 或是全身張力很低呈現軟趴趴的現象;或者寶寶六個月后, 頭部依舊控制不好, 有時還會傾倒,

Advertisiment
建議家長找醫師做檢查。

當寶寶幾個月時, 可以坐得穩如泰山?

當寶寶四五個月學會翻來翻去的功力后, 同時也開始朝著坐姿發展了。

五個月左右, 如果有人幫忙在背后支撐, 通常就可以坐得頗有坐相。

到了六個月時, 寶寶就可以用手前撐, 讓自己坐著不會倒下去, 當然有時候如果寶寶動作太大, 或突然想伸手拿玩具, 你也可能會被寶寶側倒或后全的驚險畫面嚇一跳。

到了九個月, 又有一半左右的寶寶都可以坐得穩如泰山, 空出兩只小手盡情玩耍了。 所以整體來說, 七八個月后, 小娃娃就進入坐著游玩階段, 不再東倒西歪。

另外, 要提醒家長們, 有些小寶寶常常爬到一半, 就半跪半坐地玩了起來。 此時, 腳型就呈現w的形狀,

Advertisiment
如果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小寶寶的走路姿勢,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讓小寶寶習慣用跪坐的姿態做活動。

寶寶的爬行期何時到來?

到了寶寶六個月時, 有的家長就會發現家里的小頑皮, 竟然出現像毛毛蟲的爬行模樣, 基本上, 這還稱得上爬, 應該只算是蠕動。 另外, 有些比較好動的小娃娃除了蠕動前行外, 還能夠翻帶滾地讓自己朝目標前進呢!不過, 相對地, 如果是比較文靜的寶寶, 也可能要到七八個月才嘗試著爬行。

大約是七至九個月之間, 寶寶多半會有能力成為手腳并用的“爬蟲類”, 而且多數孩子因為方向感還有太好, 加上控制力還不是那么靈巧, 多是先往后爬, 才學會往前爬。 慢慢地等手腳更協調, 爬得更順手,

Advertisiment
有些身手利落的寶寶, 爬行速度就會快得驚人哦!

葉健全醫師也表示, 并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會經歷爬行階段, 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孩子, 會直接跳過爬行, 就進入站及走階段, 不過因為人類最終的行走方式還是要依賴雙腳, 所以不爬也不會有什么缺陷。 加上有的家庭里并沒有給孩子太多可以爬行的空間, 以至于孩子沒有機會好好地爬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