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走路早≠聰明

很多父母都認為, 寶寶走路越早就越聰明, 甚至以此為傲當做炫耀的資本。 殊不知, 寶寶走路的早晚其實和智商根本搭不上邊。 孩子的智商部分來自父母的遺傳, 部分是要受到後天的培養和打造來決定的, 而成長過程中, 發育標誌性事件的出現並不表示孩子就更聰明。

孩子走路早晚那些事兒

《兒科學報》上的一項研究指出, 每個孩子走路的時間並不一樣, 有的在八九個月就會走路, 但有的甚至已經一歲半了才開始走路, 然而走路早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中也並不比那些走路晚的孩子有優勢。

Advertisiment
此外, 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很多的案例, 他們對200個孩子進行調查研究, 檢查他們的身體、手腳協調能力與智商的變化, 結果發現, 智商並不受到手腳協調能力變化的影響。

走路早晚受什麼影響

孩子走路的早晚與大腦發育沒有直接關係, 而與小腦的發育有關。 人們的小腦決定身體的平衡能力, 也就是手腳協調能力。 如果孩子的小腦發育較好, 那麼走路的時間就會提前, 身體平衡性高, 在以後學習舞蹈或是其他運動, 較高難度的動作也比較容易完成。 而如果小腦發育緩慢, 那麼走路的時間也會延遲。

相對的, 智商的高低則是受到大腦發育的影響, 因此身體的協調能力, 走路早晚與孩子的大腦發育沒有直接關係,

Advertisiment
所以也就與孩子的智商高低沒有關係, 走路的早晚不能決定孩子聰明與否。

孩子智商受什麼影響

人們的智商主要是受父母的遺傳來決定的, 如果父母的智商較高, 孩子也不會差哪裡, 而如果父母的智商低, 孩子的智商一般會較低。 另外, 在孩子後天的培養中, 或者是胚胎發育的過程中, 一些飲食上、生活中的習慣也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左右孩子的智商高低。 例如孕期准媽媽經常吃魚, 或者是經常聽音樂, 這些活動都可能會促進孩子的智商提高。 孩子出生後, 父母合理的開發、培養也對孩子的智力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如果孩子走路太晚, 建議早看醫生

如果你的孩子到一歲半的時候還是走不穩路, 那麼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Advertisiment
看看是否患有骨骼發育方面的問題, 或者身體肥胖導致發育遲緩等。 父母越早發現問題, 越早對孩子進行干預治療, 對孩子對成長越有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