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寶寶學說話家長可如此啟蒙

對於寶寶什麼時候開口說話這個事情, 我們的爸爸媽媽是非常的。 他們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能夠儘早開金口叫自己。

一般而言, 從出生到一歲是前語言時期, 正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敏感期。 這個時期, 我們能夠聽見寶寶早說一些“話”, 比如:粑粑粑粑……媽媽媽媽……很多家長就以為這是寶寶已經學會說話了。 其實這些知識寶寶想要說話發出的聲音。 其實他們還不能和成人進行正常語言交流。

不過, 小編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 寶寶“咿咿呀呀”這個時候, 只要家長做一個正確的引導, 那對發展寶寶的語言習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哦~~所以,

Advertisiment
各位爸爸媽媽行動起來吧, 看看家長究竟該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呢?

寶寶為什麼會語言發育遲緩?

發育性語言障礙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有專家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也有專家認為是在大腦發育過程中, 生物學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在孩子發育早期存在家庭心理環境、語言環境和教養方式不良等現象, 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兒童語言能力發育遲滯。

判定一個孩子是不是患有發育性語言障礙, 必須經過心理學專家的診斷, 否則絕不能給孩子貼上類似的標識。 對這些兒童的治療應以言語訓練為主, 而且越早越好。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1、激起孩子說話的欲望

Advertisiment

讓寶寶開口說話的最有效的辦法是父母營造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氣氛, 運用可能的任何機會不停的和寶寶說話, 用輕柔富有感情的語言給他講故事, 即便在多數情況下只是父母的“自言自語”也要堅持。

這也就是上文所講到的進行適當的語言刺激和全語言的日常交流。 和寶寶說話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妨見機行事, 誘導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對你的努力有回應, 能夠“咿咿呀呀”加上肢體語言來表達他的意思, 你可以及時送上你的擁抱作為鼓勵。

對於這些寶寶, 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 也別急於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 培養起來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2、個性化訓練循序漸進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 如對感受性語言障礙者, 重點在於訓練對語音的理解、聽覺記憶及聽覺知覺等。

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 重點在於訓練他模仿別人講話。 無論對哪一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訓練, 父母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具體的做法是將擬訂的教育計畫分成幾個小單元, 分段進行, 以便容易學會, 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 反復教孩子認讀筆劃、發音簡單的字、詞, 讓他們慢慢地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

隨後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然後再開始給他講解一個個短句、長句的意思及相應的故事內容。

Advertisiment

如此一步步地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父母的貪多圖快和急躁情緒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3、迂回的“戰術”可能更有效

對於那些說話或朗讀總是不順暢、經過多次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 父母的反應最好是冷靜、再冷靜。

因為此時你絲毫的激動和不滿, 都會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 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這類孩子, 與其教他說話讀書, 不如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他聽;只要他不反感, 你就反復為他唱。

為了方便, 父母不妨選擇那些孩子百聽不厭的兒歌作為孩子學習的教材。 爸爸媽媽也可以把孩子喜歡聽的內容拷貝在數碼產品中, 以便他隨時被聲音包圍著,

Advertisiment
由聽而說, 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溫馨提示:

寶寶語言發育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在正常的年齡階段還是不能講話, 就要考慮是不是疾病所導致的了, 及時去醫院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