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認奶嘴當媽?親喂怎麼還比不上瓶喂?

看周圍的新媽媽發愁:就給我家孩子吃了幾次奶瓶, 結果吃過奶瓶就不吃乳☆禁☆頭了, 每次餵奶鑽心的疼, 剛喂進去TA就吐出來, 簡直跟拉鋸戰一樣!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小人兒, 為什麼就這麼認奶嘴當了媽?我們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會出現乳☆禁☆頭混淆?

對於這類“只認奶瓶不認媽”的小朋友, 家裡一般會上演以下情況:

剛開始吃乳☆禁☆頭一兩分鐘就開始哭鬧, 不停拉扯乳☆禁☆頭, 搞得媽媽以為自己沒奶了。

吃完三五分鐘就睡了, 取出乳☆禁☆頭就“哇哇哇”哭, 換奶瓶上, 還能再喂下幾十毫升, 媽媽又以為自己奶水不夠了。

Advertisiment

寶寶能接受吸乳☆禁☆頭, 但是因為吸乳方式不正確, 經常使媽媽乳☆禁☆頭皸裂、起泡。

媽媽乳☆禁☆頭比較短、扁平, 或者出現了乳☆禁☆頭凹陷的情況, 就先用奶嘴頂替了幾天, 結果沒想到寶寶從此就不碰乳☆禁☆頭了。

上述情況都是很典型的乳☆禁☆頭混淆的表現, 總之一句話, 就是要人工奶嘴, 死活不肯從媽媽的乳☆禁☆頭吸奶。

為什麼寶寶容易出現“乳☆禁☆頭錯亂”的現象, 原因主要是乳☆禁☆頭和奶嘴的吸吮難易程度不同, 奶瓶上的奶嘴開口比較大, 而且也很長很深, 寶寶不用費什麼勁, 就能喝上奶了。 但是吃媽媽的乳☆禁☆頭顯然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大部分時候, 寶寶只需要擠壓奶嘴的頂部就能獲取自己的“口糧”, 而且每一次噴射的奶量都很大。

但我們親自喂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寶寶要通過按摩乳☆禁☆房下緣(也就相當於奶嘴的底部)才能刺激泌乳, 每次的奶量剛好夠寶寶吞咽一次。

所以, 如果寶寶長期保持瓶喂, TA可能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來自親媽的哺育, 俗話說的好:“使出吃奶的勁”, 可想而知吃奶的勁得有多大, 寶寶費了半天勁可能還是喝不到奶, 當然會急會哭。

是人而不是奶瓶在餵奶

當寶寶餓了、哭鬧, 能拯救TA的並不是你, 而是一個小小的奶瓶的時候, 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會想:你怎麼就是不來媽媽懷裡呢?

為了避免這種最壞的狀況, 我們一定要提前打好“預防針”:保證良好的餵養姿勢和銜乳姿勢, 這樣寶寶能更快更容易地喝到奶, 也就不會排斥媽媽的乳☆禁☆頭了。 正確的銜乳姿勢要分兩步走:

Advertisiment

關鍵要素:張大嘴巴

在餵奶之前, 先刺激出奶陣, 如果感覺乳☆禁☆頭癢癢的, 摸起來濕潤, 還有點硬硬的, 這時候就可以把乳☆禁☆頭輕輕觸碰寶寶的嘴巴, 這時候他就會張開嘴巴了。

注意用乳☆禁☆頭觸碰的時候要保持一個朝前朝上的角度, 當TA的上嘴唇包住你的乳

頭, 迅速抓住時機, 塞入TA的嘴巴深處, 這樣正確的銜乳就完成了。

這時候如果寶寶不合作, 或者是TA依舊把嘴唇緊緊閉起來(尤其是下唇), 你就要用食指壓一下TA的下嘴唇, 使乳☆禁☆房正好壓在他的下巴上。

麻麻們通常第一次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可能會有點疼痛, 這時候不要用手托住乳☆禁☆房, 還是要讓寶寶盡可能地張大嘴巴。 可以重複多次, 最終找到合適的姿勢,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堅持, 這樣能避免後續的很多問題。

要讓寶寶含入乳暈

當寶寶正確銜乳之後, 首先應該檢查TA的嘴唇是不是正確外翻, 如果寶寶的嘴唇是往內縮的, 那TA就很可能沒有正確含入2/3乳暈, 這樣會導致寶寶很難吸到奶。

很多媽媽都有個錯誤的認知:寶寶只要吸住了乳☆禁☆頭, 就能吸到乳汁。 但其實, 在我們的乳☆禁☆房中, 真正儲存乳汁的地方叫做乳竇, 它的位置在乳暈的下緣, 寶寶只有擠壓到了乳竇, 我們的乳☆禁☆房才會分泌乳汁。

所以寶寶的嘴唇要包進至少3釐米的乳暈部分, 如果只讓寶寶含住乳☆禁☆頭, 我們可能在喂一兩次奶後就會覺得乳☆禁☆頭酸痛, 嚴重會造成皸裂的狀況。

糾正時機和方法要對

想要克服乳☆禁☆頭混淆的第一步就是迅速停用奶嘴(包括奶瓶、安撫奶嘴或是乳☆禁☆頭保護罩),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堅決果斷, 很多媽媽之所以會在糾正乳☆禁☆頭混淆的路上失敗, 就是在這一步上猶豫、心軟。

但是要注意不要在寶寶很餓的時候突然用乳☆禁☆頭替換原本的奶嘴, 因為這時候寶寶會一臉懵逼:我原來輕鬆能吸到奶的東西怎麼不見了?這會進一步加強孩子心中“媽媽的乳☆禁☆頭=吃不到東西”的不良聯想, TA就更不願意吮吸乳☆禁☆頭了。

最好是在寶寶已經不餓、並且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偷偷地把奶嘴換成自己的乳☆禁☆頭, 剛開始如果碰到寶寶強烈的反抗和哭鬧是正常的, 我們只要謹記兩點:耐心和堅持, 就一定能順利自己餵養。

壓舌糾正法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乳☆禁☆頭混淆, 可以採用壓舌糾正法來訓練TA, 將洗乾淨的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指甲朝下,模擬乳☆禁☆頭給寶寶吮吸30秒,如果寶寶添的是指甲頭部,就是錯誤的,不要把手指拿出來,繼續給寶寶舔。

直到寶寶感覺不舒服,把舌頭伸出來含住指甲表面,這時候就可以把手指慢慢轉上來,用指肚壓著舌頭,拿住來就可以了。每天重複3-4次,特別是在寶寶吃奶前可以多加練習,一般1-2天左右寶寶就能get正確銜乳的姿勢。

袋鼠育兒法

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躺在一起時,他們之間的心跳頻率會逐漸變得一致。而且在母嬰的肌膚相親的過程中,寶寶會覺得極有安全感,情緒平靜且安定,同時也能使TA更順利地接受母乳。

這是美國一位醫生參照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發明出來的天然的照料方式,我們可以脫去上衣和內衣,讓寶寶緊貼在我們胸前,每次時長最好在一小時以上,每週可以進行四次或者更多。

最後,肯定也有母乳寶寶習慣了媽媽的懷抱,而非常抗拒奶瓶和奶嘴。

將洗乾淨的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指甲朝下,模擬乳☆禁☆頭給寶寶吮吸30秒,如果寶寶添的是指甲頭部,就是錯誤的,不要把手指拿出來,繼續給寶寶舔。

直到寶寶感覺不舒服,把舌頭伸出來含住指甲表面,這時候就可以把手指慢慢轉上來,用指肚壓著舌頭,拿住來就可以了。每天重複3-4次,特別是在寶寶吃奶前可以多加練習,一般1-2天左右寶寶就能get正確銜乳的姿勢。

袋鼠育兒法

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躺在一起時,他們之間的心跳頻率會逐漸變得一致。而且在母嬰的肌膚相親的過程中,寶寶會覺得極有安全感,情緒平靜且安定,同時也能使TA更順利地接受母乳。

這是美國一位醫生參照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發明出來的天然的照料方式,我們可以脫去上衣和內衣,讓寶寶緊貼在我們胸前,每次時長最好在一小時以上,每週可以進行四次或者更多。

最後,肯定也有母乳寶寶習慣了媽媽的懷抱,而非常抗拒奶瓶和奶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