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視覺認知能力的早期發育

當寶寶不注意的時候, 在他(她)的鼻尖塗抹一點口紅, 再把他(她)帶到鏡子前。 觀察他(她)的行為……

這就是三位研究人員為研究我們寶寶的反應而做的有趣實驗。

90名15至23個月大的嬰兒(34名男嬰和56名女嬰)參加了他們的實驗。 來到實驗室後, 嬰兒被放在地板上的一張涼席上。 研究人員讓他(她)在那兒玩上幾分鐘, 目的是讓他(她)熟悉一下新環境。 與此同時, 研究人員用一架即時成像的相機給嬰兒的臉部拍了一張照片, 然後讓他(她)接受了兩項不同的測試:

“紅斑"測試(事實上是藍色的):研究人員讓嬰兒坐在扶手椅上,

Advertisiment
再把一面鏡子放在他(她)的面前, 讓他(她)可以用5分鐘時間看自己在鏡子裡的模樣, 然後把鏡子拿走。 接著陪護人員用一塊蘸有無味無毒藍色顏料的手帕擦一下嬰兒的鼻子。 讓嬰兒玩30秒後, 研究人員重新把鏡子放到嬰兒面前, 並用90秒觀察他(她)的反應。 如果嬰兒觸摸自己的鼻子, 人們就推斷他(她)已經辨認出鏡子裡的人像是自己的。

照片測試:研究人員向接受測試的嬰兒出示3張同齡嬰兒照片(其中有他們自己的一張), 每張照片出示3次, 然後讓他們從每組照片中找出自己的面容。 同時研究人員還向他們提出如下問題:“(嬰兒的名字)在哪兒?”為了排除偶然選對的可能性, 嬰兒應在3次測驗中至少有2次做出準確的識別。

Advertisiment
研究人員的判斷依據是嬰兒看照片相對較長的時間、手指向照片或者準確說出自己的名字。

結果表明, 開始準確進行自我辨認的平均年齡為17個月。 這一年齡的嬰兒會觸摸自己的鼻子。 但是, 當16個月大的嬰兒鼻子上帶著斑點面對鏡子時, 他已經表現出異常的行為(身體一動不動地凝視至少10秒, 面帶尷尬、驚奇或是苦惱的表情, 但沒有做出有指向的行為)。 18個半月大的嬰兒在對自己模樣的感知過程中已經變成了真正的“行家裡手”了:他們在鏡中看見自己後便去觸摸自己的鼻子。

至於照片, 嬰兒開始從中識別自己面容的平均年齡是18個半月。

結論

嬰兒在鏡子裡認出自己要先於其在照片中認出自己。 低齡嬰兒更難從照片中識別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們不能從中看到活動的圖像。

Advertisiment
不管怎樣, 這一實驗表明, 對個體的識別能力不是非一蹴而就, 而是逐步發展的, 于人生的第2年逐步形成。

這些研究結果應與人生頭兩年的記憶喪失聯繫起來。 的確, 自傳體記憶只是從自我意識出現後才開始的, 我怎麼能夠回憶起來在“自我"意識形成(最早約18個月)之前所發生的與自己有關的事呢?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2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按1個月時那樣訓練。寶寶喜歡看彩色的圖畫,表示自己興趣。當看到喜歡的圖畫時會笑,看個不停動手想摸,看到不熟悉的會長久注視。2.視聽定向將各種發聲玩具在寶寶的視線內弄響給他聽,緩慢、清晰、... [詳細答案]

  • 1回答

    1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在小兒床上方,掛一些使之感興趣的物體,最好是紅色能發出響,吸引小兒興趣。2.視聽定向距小兒眼睛20-25釐米處,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緩慢移動,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詳細答案]

  • 1回答

    3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親近母親母親走來時,寶寶顯示出快樂和急於親近的表情,有時還會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親才能引起寶寶這種親切的激情。2.觸摸繼續訓練觸摸,除以前的方法外,可抱小兒至坐位,面前方上玩具... [詳細答案]

  • 1回答

    四個月嬰兒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尋找目標母親抱寶寶站在檯燈前,用手擰開燈說:“燈。”初時寶寶盯住媽媽的臉,不去注意檯燈。多次開關後,寶寶發現一亮一滅,目光向檯燈轉移,同時又聽到“燈”的聲音,漸漸形成了條件反射。以後再聽到大人說... [詳細答案]

  • 1回答

    10個月大的寶寶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育情況如何?

    10個月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思維和情感了,開心的時候會笑,生氣了會哭,接觸陌生人會表現出抵觸情緒,對母親尤其依戀,可分清爸爸媽媽和周圍的親人,甚至還能認識少數的動物和水果。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