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要上幼稚園了,建議提前半年做準備!

寶寶要上幼稚園了, 作為媽媽的我們該做好充分的準備, 為自己也為寶寶!但是, 需要做哪些準備, 你們都知道嗎?

1.寶寶的心理準備

1)講解幼稚園

小寶寶並不知道幼稚園是什麼, 這就需要家長和寶寶講一講。

提示:對寶寶講時, 要實事求是, 不要誇大幼稚園有多好多好, 免得孩子在入園後, 心理落差大, 反而認為家長騙他, 不願去幼稚園。

2)熟悉環境

在平時, 家長應該和寶寶一起, 到幼稚園走一走, 看看幼稚園的外觀, 聽聽孩子們的唱歌聲, 歡笑聲, 讓寶寶產生願意進幼稚園的願望。

3)減少寶寶對家長的依戀感

Advertisiment

入園之前, 可以刻意在家中給寶寶一定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減輕寶寶對成人的依戀感。

4)結交新朋友

多帶寶寶出門接觸小朋友, 鼓勵他主動地和他人進行語言溝通, 與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 常請小夥伴們到家裡來做客, 讓寶寶當小主人, 招待好客人們。

提示:在寶寶正式入園前, 最好説明寶寶認識一兩個同一個班級的同伴, 這樣, 寶寶在進入幼稚園時, 班級裡有熟悉的同伴, 寶寶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會減少很多。

2.訓練寶寶的自理能力

在家中, 有固定的人看護寶寶, 寶寶的生活被照顧得無微不至。 在入園前的幾個月裡, 就要放一放手, 讓寶寶學學生活自理了。

1)學習自己吃飯

幼稚園老師雖然會在剛入園時喂寶寶,

Advertisiment
但畢竟孩子多, 老師少, 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寶寶就要自己學會自己吃飯, 並要吃飽。

2)學會自己穿衣服

在入園前, 家長就要訓練寶寶自己解扣子, 扣扣子的能力, 因為學校孩子多、老師少, 如果寶寶自己不會穿衣服, 只能等老師來穿, 很容易受涼。

3)學習自己喝水

用水杯喝水對寶寶來說有一定難度, 家長就要為寶寶準備一個塑膠杯, 裡面倒上一點點水, 寶寶渴了的時候, 就讓他用杯子喝。

4)學會大小便

一般一歲半以後, 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 為了讓寶寶儘快學會控制大小便, 有大小便及時通知大人, 家長在看護寶寶時, 要瞭解寶寶吃了什麼, 吃了多少。 另外, 家長在家中也要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5)培養作息習慣

Advertisiment

在幼稚園裡, 上學放學都有一定的時間, 因此, 父母要逐漸使寶寶在家的作息和幼稚園的一致, 寶寶進入幼稚園後才不至於感到不適應。

6)社交能力培養

進入幼稚園, 就進入了一個小社會, 有些孩子認生、膽小, 父母就要多加注意,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7)語言能力的培養

在幼稚園, 如果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 對寶寶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 因此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 鼓勵寶寶講出自己的想法。 儘管家長已經猜到寶寶想要什麼, 想做什麼, 也要鼓勵寶寶說出來。 平時也要和寶寶多說話, 讓他聽得懂成人的話。

3.入園物品的準備

與寶寶一同準備上幼稚園時所需的衣服和用品, 可以增強他去幼稚園的意願。

1)書包

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

Advertisiment
在書包表面繡上或寫上寶寶的名字, 利於老師辨認。 其實對於剛入園的寶寶來說, 書包裡裝些什麼是無所謂的, 只要每天能背著心愛的書包上幼稚園, 他就有一種成就感。 當然有些幼稚園會提供書包, 父母可以不用買。

2)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在幼稚園穿的衣服, 把那些不易穿脫的裙子和背帶褲收起來, 也不要給男孩穿前門襟裝拉鍊的褲子, 以免夾傷生☆禁☆殖☆禁☆器。 另外準備一兩套內衣褲, 因為寶寶年齡小, 換了環境容易緊張而尿褲子。

3)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 因為幼稚園戶外活動較多。 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 説明他分清左右。 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 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

Advertisiment
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 這樣特徵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4)玩具

一般幼稚園都允許初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 手裡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 寶寶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體積適中(小於幼兒腦袋, 大於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軟的玩具2~3個, 輪流帶去玩。

注意:一開始不宜帶圖書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稚園, 因為寶寶整理、管理起來不方便。 也可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準備其它物品, 如有的寶寶仍用奶瓶喝水, 有的寶寶有定時喝奶的習慣, 媽媽可以準備奶瓶和適量的奶, 使寶寶的生活習慣不被完全打破。 所有帶去幼稚園的私人物品都應標明班級、姓名, 萬一遺失可及時找回。

萬一遺失可及時找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