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自控力從小養,家長更省心

從孩子剛出生, 家庭教育就伴其一生。 在孩子6歲之前, 家長多用心一些, 孩子6歲後會讓你省心不少。 可是現在很多人提倡愛與自由, 卻沒有正確認識到何為愛與自由, 反而走上極端, 因為過多的自由, 容易演變成溺愛, 不僅使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也沒能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意識。

不要說孩子還小, 什麼都不懂, 也不要說他還只是個孩子, 不能要求他太多。 孩子成長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 父母從小是如何教育的, 孩子便傾向往那方面成長。

其實, 自控力的養成對寶寶來講並不是什麼艱難的事,

Advertisiment
反而是越長大越難學會。 因為從小養成的性格和習慣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改正的, 只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特別是在6歲以前, 父母若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 教導孩子很多東西並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的, 不能貪心一直想要。 這就是在讓寶寶養成自控力的一種方式。

Advertisiment

就講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很多寶寶看到店鋪門口擺放的卡通搖搖車都想去玩一玩, 特別是有的搖搖車還會有漂亮的燈一閃一閃, 有的還能吹泡泡, 這對寶寶的吸引力是相當大的。 很多小孩子一坐上去就不願意下來了, 非要連續坐幾次才肯甘休。 若家長沒能正確引導, 就可能養成孩子的壞習慣了。 記得我第一次帶寶寶去玩搖搖車, 事先已經跟他說我們只能坐一次, 若還想玩只能改天再來。 當時寶寶還沒學會說話, 但是他聽懂了。 所以在結束之後, 他就自己伸出手要我抱起來。 後來每次讓他玩搖搖車, 他即使再不舍, 也都是玩一次, 不會吵著還要再坐, 以致後來每次玩搖搖車前, 他都會跟我說“媽媽,

Advertisiment
一次, 一次就夠了”。 這就是寶寶的自控能力, 玩一次便滿足了, 還想玩可以等到第二天, 這樣不僅會讓寶寶每次玩搖搖車都覺得很開心很滿足, 也能讓寶寶從小養成自控的能力。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從小讓孩子就學會自控, 是不是嚴格了些, 寶寶應該要過得自由、無拘無束, 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對孩子嚴格, 而是對孩子負責。 作為家長的, 有責任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教育, 當然, 教育的力度還得家長自己把握, 畢竟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 但是, 要確保從小就給孩子立下一些規則, 比如玩遊戲結束後要自己把玩具收拾好, 讓寶寶從小就有守規則的概念, 讓他明白世界不是圍著自己轉的,

Advertisiment
很多事都要遵守一定的法則, 並不能為所欲為。 從小就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以後孩子長大了不容易碰壁吃虧, 還能讓孩子形成強大的內心。

再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失敗的例子。 那是我親戚的孩子, 現在都上小學了, 可是自控力極差, 在家裡想要什麼便一直吵著鬧著一定要得到,

Advertisiment
都十多歲了, 上學還要讓外婆送。 有一次外婆身體不舒服不能送, 她就一直在家裡大吵大鬧, 活像個嬌生慣養的公主, 還嚷著“反正你必須送我去”。 “必須”這兩個字經常掛在她嘴裡, 好像世界都是圍繞著她一個轉, 她要什麼就一定要得到。 我的寶寶看到她大吵大鬧, 都會用手把耳朵捂起來, 跟我說“媽媽, 姐姐不乖”。 這其實是個典型的事例, 由於她父母不在身邊, 沒有給她正確的教育, 導致她性格上有了缺陷——不懂得體諒別人, 不懂得生活的法則, 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要求。

寶寶在6歲以前多一點自控, 在6歲之後孩子便能比較順利得健康成長, 家長也能省心一些。 自控和自由不衝突, 反而是互補的關係,家長在給孩子愛的同時,不要忘了再夾帶一些規則,讓孩子在愛的陪伴下健康成長,而不是在溺愛下“走彎”。

反而是互補的關係,家長在給孩子愛的同時,不要忘了再夾帶一些規則,讓孩子在愛的陪伴下健康成長,而不是在溺愛下“走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