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臍炎反復發作警惕臍肉芽腫 新生兒肚臍護理很重要

對於寶寶的肚臍, 相信爸爸媽媽都知道, 這個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與媽媽連接的唯一通道。 這個通道非常重要。 即使是, 寶寶離開媽媽肚子後, 這個通道被剪短了, 但是肚臍也是很需要保護的哦~~

所以, 當媽媽給寶寶在換尿布或是換衣褲的時候, 如果寶寶哭鬧, 媽媽們可不要大意。 檢查一下寶寶的肚臍是否有異樣, “生病”了的肚臍被尿布或是衣褲摩擦可是很疼的, 更重要的是, 肚臍疾病可引發寶寶全身的感染, 甚至會危及生命。

新生兒肚臍護理步步為營

臍帶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和媽媽(胎盤)聯繫的通道,

Advertisiment
胎兒期間所需的營養物質都是通過臍帶的輸送獲得的。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後臍帶在24—48小時裡就自然乾癟了, 3—4天后開始脫落, 10天到半個月自行癒合。

臍帶正常脫落後, 媽媽在寶寶的臍窩內可塗些紫藥水消毒。 而臍帶脫落後的痂疤, 則要耐心地等其自行脫落, 不要人為地把它挖掉。

斷臍後的創面是細菌入侵的門戶, 在寶寶臍帶脫落未癒合前, 媽媽們應該小心護理, 切不可讓寶寶的臍部碰水。

讓臍部保持乾燥是最重要, 也是最基本的保護措施。 同時, 為了不讓寶寶的尿液浸濕臍部, 媽媽要給寶寶勤換尿布。

若寶寶的肚臍有碰濕的情況, 應立即用棉布吸幹, 同時切不可把爽身粉撒在肚臍的周圍。 等到寶寶出生一個月左右,

Advertisiment
臍帶癒合並乾燥後, 媽媽才能讓寶寶的肚臍碰水, 在澡盆裡坐浴。

由於寶寶的抵抗力差, 細菌又容易在臍部生長繁殖。

因此, 細菌極易從寶寶的肚臍侵入體內, 引起新生兒臍炎、臍肉芽腫、臍疝氣等其他臍部疾病。

肚臍中間發紅、潮濕

這是新生兒臍炎

感染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是導致新生兒臍炎的主要原因, 細菌還可以通過肚臍這個門戶進入血液, 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患急性臍炎的寶寶, 還常伴有厭食、嘔吐、發熱等表現。 媽媽們切不可大意。

症狀&護理

1、寶寶自出生後肚臍癒合時間過長, 超過一個半個月。

2、臍部潮濕, 臍部周圍的皮膚又紅又腫。

3、臍部有出血甚至流膿現象, 且分泌物伴有異味時。

4、臍孔深處出現淺紅色小圓點,

Advertisiment
觸碰後有血滲出。 當寶寶出現以上情況時, 媽媽應懷疑寶寶得臍炎了。

首先, 可用消毒過的棉簽蘸75%的酒精或是5%的聚維酮碘, 每天2-3次在寶寶臍部周圍擦拭。 消毒時, 媽媽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寶寶的臍孔張開, 右手用蘸有藥水的棉簽自內向外螺旋形的把藥水塗在寶寶臍部, 範圍大概是直徑約3cm的圓圈。

第二步, 在寶寶臍部消毒之後, 媽媽再用乾淨的紗布把寶寶裸☆禁☆露的臍部蓋起來, 防止感染。

第三, 若經過數日的消炎、消毒後, 寶寶臍部感染的狀況仍沒有好轉, 媽媽就應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另外, 請醫生檢查一下寶寶的肚臍是否和膀胱或直腸相連了。

寶寶的臍炎反復發作:警惕臍肉芽腫

臍肉芽腫是臍帶脫落後出現的一種組織增生,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是由於腸管與肚臍相連、黏膜鼓起導致的。 臍肉芽腫非常容易造成感染, 引起炎症, 是需立即就醫處理的臍部疾病。

症狀&護理

1、臍帶脫落後肚臍中間出現粉紅色的肉芽, 不同的孩子臍肉芽腫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2、臍肉芽腫也可引起流膿、出血等症狀。 3、當媽媽用手指碰到時, 寶寶往往會疼得哇哇大哭。

當寶寶出現臍肉芽腫時, 媽媽應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在肉芽還比較小的時候, 醫生會用硝酸銀溶液對肉芽進行消毒、處理, 然後很快就可以痊癒了。

但是肉芽長得比較大的話, 就需要將肉芽整個先切掉。 具體操作是:用線將肉芽根部系緊, 由於血液流通被切斷了, 數日後肉芽就會自行脫落。 之後, 再用硝酸銀溶液對患部進行消毒、處理,

Advertisiment
數日後就可以痊癒了。

肚臍處鼓出大包

這是沒有閉合導致的臍疝氣

臍疝氣多發生於新生兒, 少數寶寶在幼兒期仍然存在。 臍疝氣是由於肚臍沒有很好地閉合, 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寶寶肚臍的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 一般來說, 早產兒由於身體發育機能弱, 比其他足月生的寶寶更容易得臍疝氣。

症狀&護理

1、肚臍沒有閉合好的寶寶, 在哭鬧、咳嗽、腹瀉時, 附近的腸子便被擠壓到腹壁以外, 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包, 這就是臍疝氣。

2、寶寶哭鬧得越厲害, 腹壓就越高, 臍疝氣也就鼓得更大更明顯。

3、臍疝氣鼓出的這個包包摸上去非常柔軟。 一般來說, 在按壓後可以復位。 但是, 當臍疝被卡在臍部較長時間後就有可能發生了嵌頓, 無法用手送回。這樣的情況需緊急就醫處理。因為腸壁受壓,血液流通不暢,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

如果寶寶臍疝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釐米以下,那麼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癒,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會在1歲以前痊癒,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癒。

但是,寶寶在2歲後仍有臍疝氣的話,媽媽就應格外注意了,需請醫生診治,選擇處理方法。

臍疝氣可通過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來治療。

非手術治療則常用粘膏法,或用膠布、硬幣壓緊臍部來阻止疝膨出。但是硬幣很容易把寶寶嬌嫩的皮膚弄傷,並不推薦採用。

而手術治療是將疝囊切除,同時做腹壁的修補。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手術後的肚臍形狀難看,這樣也可以請醫生給寶寶做個肚臍整形手術。這個手術很簡單,通常2~3天即可痊癒。

無法用手送回。這樣的情況需緊急就醫處理。因為腸壁受壓,血液流通不暢,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

如果寶寶臍疝氣鼓起的小包包在5釐米以下,那麼家長不用特別擔心。臍疝氣可隨寶寶年齡的增長,腹壁肌肉的加強而自然痊癒,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良影響。約有80%的寶寶會在1歲以前痊癒,90%的寶寶會在2歲以前痊癒。

但是,寶寶在2歲後仍有臍疝氣的話,媽媽就應格外注意了,需請醫生診治,選擇處理方法。

臍疝氣可通過非手術和手術兩種方法來治療。

非手術治療則常用粘膏法,或用膠布、硬幣壓緊臍部來阻止疝膨出。但是硬幣很容易把寶寶嬌嫩的皮膚弄傷,並不推薦採用。

而手術治療是將疝囊切除,同時做腹壁的修補。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手術後的肚臍形狀難看,這樣也可以請醫生給寶寶做個肚臍整形手術。這個手術很簡單,通常2~3天即可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