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部疼痛哭鬧時應該怎麼辦

寶寶大聲哭鬧, 並且指出腹部強烈疼痛, 通常是由於腸絞痛、腸套疊或者疝痛引起的。 腸絞痛是由腸壁肌肉痙攣引起, 常常發生在夜間, 3個月以內的嬰兒較多見。 疼痛發作時患兒啼哭不止, 可有打嗝、揮舞上肢, 而下肢則向腹部彎曲等現象。 腹部可發現腹脹氣, 腹壁肌肉緊張, 將耳緊貼腹壁可聽見隆隆聲, 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

發生腸絞痛時, 輕輕地震動或按摩腹部可以緩解。 按摩時嬰兒仰臥, 膝蓋屈曲, 用溫暖的手沿腹壁自上而下慢慢按摩;或將嬰兒豎抱, 頭伏于大人的肩上, 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氣體。

Advertisiment
如嬰兒反復嘔吐、便血, 則應去醫院檢查。

腸套疊一般表現為突然激烈地哭泣, 扭轉掙扎身體, 十分痛苦, 而且臉色發青, 精神欠佳, 不會發燒, 不久即嘔吐, 反復發作, 有時候會排出少量的黏血便, 撫摸腹部, 可感覺出腹部腫塊。 這類病症大都出現於出生後6個月到1歲半的寶寶, 原因不明, 很可能是由於腸道活動度大、腸蠕動節律紊亂所致, 可由腹瀉誘發。

腸套疊早期發現是最重要的, 太遲會有生命危險, 如果寶寶突然哭泣、臉色發青, 就必須就醫。 治療的方法是空氣灌腸復位, 若無效的話, 則需進行外科手術。

疝, 也是寶寶極易患的疾病, 除了臍疝外, 還有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通常是由於腸管脫出于此處, 形成腫塊,

Advertisiment
或在陰囊、陰☆禁☆唇處出現腫塊, 而使陰囊加大, 俗稱脫腸。 這種疾病一般只要擠壓就會進入腹部。 發生腹股溝疝痛時, 最普通的方法就是輕輕加以壓回, 如果無法恢復, 可使用熱敷, 若仍無法完成, 就必須接受診療。

經常發生疝痛是相當擾人的, 除了輕微症狀外, 很少會自然痊癒, 所以大部分的小兒外科醫生會在患兒乳兒期給其做手術, 手術的方法十分簡單, 不必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