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脫水注意 忌僅喝白水

腹瀉脫水時忌僅喝白水

上述已經解釋, 急慢性腹瀉合併脫水時, 腸道丟失的除了水, 還有電解質, 主要是鈉、鉀等, 腸道液體呈鹼性, 丟失多了會引起酸堿平衡紊亂。 因此, 比較嚴重的腹瀉容易出現脫水、低鈉、低鉀以及酸中毒。 臨床上可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肌無力、腸麻痹、驚厥甚至嚴重心律失常, 可危及生命。

一些家長見孩子口渴, 不斷地給孩子喝白水或礦泉水。 殊不知, 這些水裡含的電解質微乎其微, 無法彌補通過腸道液體的大量電解質丟失。 孩子送到醫院時外觀上脫水症狀並不明顯, 哭起來眼淚汪汪,

Advertisiment
尿量也不錯, 很具有迷惑性, 極易漏診。

這時候查電解質往往會嚇一跳:嚴重低鈉、低鉀、酸中毒。 因為大量補水血液被稀釋, 這些指標往往比未補液者更加嚴重。 羊大夫在急診室曾救治過多例這樣的孩子, 有的送來時已經因電解質紊亂出現驚厥、心律失常或昏迷, 非常危險。

所以, 腹瀉脫水時不要給孩子光喝白水或礦泉水, 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是更安全的選擇。

口服補液鹽有很多種 該怎麼選擇?

口服補液鹽(ORS)的成份簡單, 只要遵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配方標準, 國產和進口沒有差別。

從1975年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正式推出標準口服補液鹽(ORS)開始, 它的配方經過了幾次改良, 所以口服補液鹽有I、II、III型之分, 最新的配方是III型,

Advertisiment
它的葡萄糖、鈉的含量減少, 配好的溶液滲透壓(簡單理解就是濃度)降低, 研究表明, 口服補液鹽III可以更好的減少腹瀉量和嘔吐次數, 提高胃腸道的耐受程度並縮短病程。

2006年WHO建議全面推廣口服補液鹽III, 取代之前的I和II, 這種配方對成人和兒童都適用, 沒有區別。

國外常見一些口服補液鹽在III型配方的基礎上, 增加了一些水果口味以便於兒童接受, 對其成份影響不大, 也是不錯的一種改良。

常見的運動飲料是否可以代替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用於急慢性腹瀉合併脫水的情況。 通過腸道丟失的除了水, 還有電解質, 主要是鈉、鉀等, 腸道液體呈鹼性, 丟失多了會引起酸堿平衡紊亂。 因此, 比較嚴重的腹瀉容易出現脫水、低鈉、低鉀以及酸中毒。

Advertisiment
臨床上可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肌無力、腸麻痹、驚厥甚至嚴重心律失常, 可危及生命。

口服補液鹽是針對以上情況設計的一種混合液體, 它除了水和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外, 還含有鈉、鉀以及鹼性化合物。 滲透壓(簡單的理解就是濃度)適宜, 易於被腹瀉腸道耐受。 適用於可以耐受口服的輕到中度脫水。

市面上的大多數所謂“運動飲料”, 添加的是蔗糖, 腹瀉時腸道較難吸收;電解質主要是微量鈉, 多數不含鉀, 也不含鹼性化合物;滲透壓並非為患病腸道設計, 並不適合腹瀉脫水患兒。

對於拒絕口服補液鹽的孩子, 一般建議少量多次嘗試;或者以少量蘋果汁或橙汁調和口味再試;不得已的情況下, 可考慮靜脈補液。

Advertisiment

嬰兒腹瀉脫水的症狀有哪些

脫水的早期症狀只是口渴、哭啼, 並對給他的任何液體都喝得很急。 這些現象說明嬰兒脫水了。 在輕度脫水時, 病人最初看來正常, 但隨著脫水程度增加, 嬰兒變得煩躁和衰弱了。 最後病人變得昏迷, 進而失去知覺, 他們全身無力, 手腳發涼。 這種情況稱為休克。 正常情況下, 皮膚有彈性, 如果用拇指和食指在正常幼兒腹部、肩部、頸部或上肢捏起一塊皮膚, 鬆手後皮膚馬上就會彈回去恢復平展。 當出現脫水現象時, 皮膚平展比較慢, 如果病人嚴重脫水, 皮膚恢復平展可能要好幾秒鐘。

體液損失會引起眼後組織收縮, 使雙眼顯得凹陷而乾燥。 嬰兒脫水時, 嬰兒頭頂上那塊軟的地方即囟門會陷下去;脈搏的次數增加,

Advertisiment
而且每一次脈搏的跳動微弱。 嚴重脫水時, 腕部脈搏可能全部消失, 只能在腹股溝或頸部摸到脈搏。 這樣的病人已接近死亡。

失去排尿能力是常見的症狀, 而恢復正常的尿液是一個極好的跡象, 說明病人已恢復到正常的水合狀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