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胎髮一定要剃光嗎 這10個育兒誤區你遭遇了嗎

寶寶是每個家庭的寶貝, 所以在寶寶的問題上咱們的容不得半點馬虎和誤區。 但是, 在護理寶寶的時候咱們的媽媽總是會遇到很多麻煩。 尤其是對於咱們的新手爸爸媽媽而言, 在護理寶寶的時候是最容易進入育兒誤區。 而大家都知道, 一旦進入育兒誤區那對寶寶來講是有很大的傷害的。 所以, 新手爸爸媽媽一定要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 避開這些誤區。

以下這10個育兒誤區, 你全部都避開了嗎?

誤區1、把胎髮剃光, 能讓寶寶頭髮長得更好

不少地區有“滿月剃胎髮”的習慣, 認為這樣能讓孩子的頭髮長得更黑更密。

Advertisiment

實際上寶寶頭髮的粗細、生長快慢, 與孩子的年齡、營養狀況及遺傳等有關, 並不會因為多剃頭、剃光光就能長得更好。 相反地, 頭髮對寶寶的頭皮有保護作用。 嬰兒的皮膚薄嫩, 抵抗力弱, 早過剃刮頭髮, 容易損傷皮膚, 還可能引起皮膚感染。

建議:

不要過早給寶寶剃胎髮, 更不要把胎髮剃光光。 最好在天氣比較溫暖、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時候, 適當剃短頭髮就可以了。

誤區2、媽媽感冒了不能餵奶

很多媽媽感冒時不敢給寶寶餵奶, 也不敢吃藥, 為了寶寶, 自己苦苦地熬著。 實際上, 感冒病毒不會通過乳汁傳染給寶寶, 但會通過空氣、唾液等傳播。

建議:

媽媽感冒了, 沒服藥的情況下是可以餵奶的, 但餵奶前要先洗手、並帶上口罩。

Advertisiment
如果感冒的症狀比較嚴重,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有些藥物對哺乳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只要向醫生詢問清楚即可。

誤區3、大人嚼碎了食物再喂給孩子吃

很多人喜歡嚼碎了食物再喂給孩子吃, 順便親親孩子的臉蛋, 一家人其樂融融。

殊不知, 這樣做極容易把幽門螺桿菌(簡稱HP)傳染給孩子感染這種細菌後, 孩子會出現噁心、腹脹、腹部不適等胃腸疾病症狀, 嚴重時還會破壞胃腸道粘膜, 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等

建議:

如果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 可以把食材加工得細一點、軟一點, 但是“嚼碎食物再喂”的習慣必須得改

誤區4、認為寶寶比較瘦, 就是營養不良

很多媽媽看到寶寶比較瘦就會很焦慮, 猜想“寶寶是不是營養不良了”?通常來說,

Advertisiment
只要餵養得當, 寶寶看起來較瘦, 更多是和遺傳有關。

建議:

寶寶的發育不能憑個人主觀判斷, 只要他的身高、體重在合理範圍內, 平時愛吃愛睡愛玩, 精神狀態良好, 媽媽就不要因此過度擔心。

誤區5、過早給孩子穿鞋子

給孩子過早穿鞋子, 也是一個育兒誤區。 寶寶足底分佈著很多神經末梢, 太早給寶寶穿鞋, 不利於孩子足底的觸覺發育, 反而會讓腳部的靈敏性更差。

建議:

最好等寶寶能走穩了以後才給寶寶穿鞋子。

誤區6、摸手腳判斷孩子冷不冷

天冷了, 有些媽媽摸到孩子的手腳比較涼, 就趕緊給寶寶添衣服。 實際上, 孩子的心臟力量相對較弱, 血液到達四肢末端的量很少, 因此他們的手腳通常比其他身體部位更涼一點。

Advertisiment

建議:

判斷孩子是否穿夠衣服, 應該摸摸他的頸背部, 只要這個部位是溫暖的, 那就表明寶寶穿夠了。

誤區7、寶寶的輔食一直都是爛糊糊

隨著寶寶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的發展, 輔食的性狀也要逐漸改變, 如果一直都給寶寶吃爛糊糊, 寶寶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難以得到充分鍛煉, 還可能干擾牙齒的正常發育。

建議:

輔食的粗細、軟硬, 應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不斷變化:最開始吃糊狀食物;慢慢過度到稍硬的輔食(如軟爛的南瓜小塊等, 只要寶寶能用舌頭和牙齦將食物碾碎就行);再到稍硬的塊狀食物(如薄薄的蘋果片、軟稀飯等);最後逐步向幼兒飲食過度。

誤區8、認為紙尿褲不透氣, 必須把屎把尿

Advertisiment

紙尿褲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 但仍有不少媽媽認為紙尿褲不透氣, 必須得給寶寶把屎把尿。

然而, 1歲前孩子的膀胱儲尿功能非常弱, 把尿會刺激嬰兒排尿, 使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 反而容易尿頻。 另外, 把屎把尿的動作對孩子的髖關節有異常刺激。

建議:

不宜過早、頻繁地給寶寶把屎把尿, 尤其是新生兒, 最好使用紙尿褲。

誤區9、用酒精給孩子擦身降溫

孩子發燒時, 不少媽媽會選擇用酒精來給孩子降溫。

酒精揮發的確能在短時間內能帶走皮膚表面的熱量, 但擦拭酒精會使寶寶的皮膚收縮出現寒戰反應, 還會通過皮膚滲透進寶寶的身體裡, 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因此, 通過擦拭酒精使孩子退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建議:

孩子的體溫若低於38.5度,精神狀態較好,家長可以通過多給寶寶喝水、溫水擦浴的方式降溫;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較差,或體溫超過38.5度,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或在醫生的建議下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誤區10、孩子吃得少,就給他吃促消化的藥物

看到寶寶每餐吃得不多,有些媽媽會選擇給孩子服用健胃消食的藥物。

但健胃消食藥也屬於藥物,常給寶寶服用這些藥物,會加重孩子的胃腸道負擔,導致腸道菌群生長失衡,甚至有些促消化的藥物還會引起大便增多、腹痛等不良反應。

建議:

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任何藥物把飯菜做得可口一點、飯前不讓孩子吃零食、營造良好的餐桌氣氛,更能讓孩子擁有好胃口!

孩子的體溫若低於38.5度,精神狀態較好,家長可以通過多給寶寶喝水、溫水擦浴的方式降溫;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較差,或體溫超過38.5度,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或在醫生的建議下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誤區10、孩子吃得少,就給他吃促消化的藥物

看到寶寶每餐吃得不多,有些媽媽會選擇給孩子服用健胃消食的藥物。

但健胃消食藥也屬於藥物,常給寶寶服用這些藥物,會加重孩子的胃腸道負擔,導致腸道菌群生長失衡,甚至有些促消化的藥物還會引起大便增多、腹痛等不良反應。

建議:

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任何藥物把飯菜做得可口一點、飯前不讓孩子吃零食、營造良好的餐桌氣氛,更能讓孩子擁有好胃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