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胎位不正應該如何糾正?

准媽媽在妊娠滿30周後, 如果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是正常體位, 則為“胎位不正”。 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叫胎位。 正常的胎位應為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平行, 胎頭在骨盆入口處, 並俯屈, 頦部貼近胸壁, 脊柱略前彎, 四肢屈曲交叉於胸腹前, 整個胎體呈橢圓形, 稱為枕前位。 除此外, 其餘的胎位均為均為異常胎位。 在妊娠中期, 胎位可異常, 以後多會自動轉為枕前位。 如在妊娠後期, 仍為異常胎位, 則稱為胎位異常, 亦叫“胎位不正”。 在妊娠28周後, 經腹部、陰☆禁☆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存在胎位不正的問題。

(一)造成胎位不正的可能原因

Advertisiment

胎位不正較常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骨盆狹小、盆腔腫瘤、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等因素。

1、孕婦的羊水過多, 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 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 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 使胎位變得寬鬆;

2、多胎、羊水過少等, 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 現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 活動不方便, 無法正常活動從而發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 使胎頭銜接受阻。 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 發生擠壓等, 使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鬆弛, 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

Advertisiment
沒有彈性, 變得鬆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 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發生變化, 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6、臍帶太短, 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 影響胎兒發育, 使得胎兒生長過慢, 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 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二)最常見的4種胎位不正

臀位:

如果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 臀在下頭在上, 是臀先露, 這種胎位叫臀位。 分娩時胎兒臀部先露, 或腳或膝部先露的為臀位。 臀位還分: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橫位:

當胎兒之長軸和母親之長軸互相垂直, 且胎兒之肩膀或手為先露部位, 稱為橫位, 其機率約為322-1200分之一,

Advertisiment
當胎兒小於1500公克時或是多胎, 特別容易發生, 一般表現為:(1)胎兒臀位接近母親之骨盆;(2)胎兒之頭部接近母親之骨盆。 分娩時, 手臂、肩部先露的為橫位。

複合先露:

胎兒的頭部或臀部合併上肢脫出, 同時進入骨盆者為複合先露。 一般, 臨床上頭與手同時進入骨盆者較為多見, 如不糾正同樣不能自然分娩。

頭位不正:

上述三種胎位是常見的胎位不正, 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 但也存在胎位不正問題, 則為頭位不正。 如:

1、由於抬頭俯屈不良而變為仰伸的前囟先露、額先露、面先露;

2、由於抬頭旋轉不良而造成的枕後位、枕橫位;

3、既旋轉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抬頭傾斜不均的前、後、側不均傾等。 >>>延伸閱讀:怎樣發現胎位異常

Advertisiment

(三)糾正胎位不正的這兩大有效方法

胸膝臥位法:

這個方法適用于孕30周以後, 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的。

雙膝稍微分開跪在床上, 雙膝卷成直角, 胸肩貼於床上, 頭歪向一側, 雙手放在頭兩側, 形成臀部高頭部低的姿勢, 兩者高低差越大越好, 以使胎兒頭頂到母體橫膈處, 借助重心的改變來糾正胎兒方位。 每日兩次, 每次15-20分鐘, 做前應先排空膀胱, 鬆開腰帶, 1周後複查。

側臥法:

對於橫位或者枕後位可採取此方法。

側臥時, 還可同時向側臥方向輕輕撫摸腹壁, 每日2次, 每次15-20分鐘, 也可在睡眠時注意側臥姿勢。 一般在孕26-30周時都建議側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