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肚子脹氣怎麼辦

寶寶肚子脹氣怎麼辦

寶寶肚子脹氣需營養均衡飲食,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 可適度地做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氣, 如果寶寶的肚子異常脹氣需要及時就醫, 在寶寶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 這些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 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1、營養均衡飲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 糖分在寶寶的肚子裡過度發酵, 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 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 此外, 如果懷疑自己的進食可能引起寶寶腹脹,

Advertisiment
那麼, 母乳餵養的媽媽就應該將那些有嫌疑的食物, 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從飲食中剔除掉。

2、培養飲食習慣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 寶寶餓的時間太長, 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 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 並且在餵奶之後, 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 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3、腹部按摩

適度的按摩能夠促進腸蠕動和排氣, 從而緩解寶寶肚子脹氣。 具體做法是, 洗淨雙手, 然後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 用你的手掌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寶寶的肚子。 每次按摩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你的手要溫熱, 力度適中, 否則可能會讓你的寶寶感覺不舒服。

4、異常脹氣應速就醫

總之, 寶寶的肚子如果脹得很大、很硬,

Advertisiment
加上寶寶看起來很不舒服的樣子, 一般加上有嘔吐或喘就更為不妙。 碰到以下情況的腹脹, 父母應特別注意並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A)寶寶腹脹合併嘔吐、食欲差(少於平常一半且越來越少)、貧血、體重減輕等狀況, 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

(B)肚子碰都碰不得, 一摸寶寶會很痛或哭鬧。

(C)合併呼吸急促。

(D)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硬硬的東西。

5、家庭護理

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 這些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 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寶寶肚子脹氣的原因

通常小肚肚脹氣的寶寶愛動不動就哼哼唧唧, 情緒不好。 媽媽們是不是也跟著著急呢, 不知道新生寶寶肚子脹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寶寶肚子脹氣的原因。

Advertisiment

1、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 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 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 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 此外, 寶寶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 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 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鼓鼓的原因之一。

2、寶寶比大人更容易脹氣。 寶寶進食、吸吮太急促, 會使腹中吸入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 空氣也會通過奶嘴的縫隙進入寶寶體內;此外, 寶寶過度哭鬧吸入了空氣;進食奶水或其他食物, 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 產生大量的氣體都會促使腹脹。

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正常增加,

Advertisiment
這一類腹脹大多屬於功能性腹脹, 無需特別治療, 只要採取預防措施就可以了。

3、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腸道因糞便堆積, 促使產氣的壞菌增生, 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4、腹腔內器官腫大或長了腫瘤, 如肝脾腫大、肝硬化等, 腹腔內的器官和組織都有可能長腫瘤, 而腫瘤越長越大就會引起腹脹。

5、寶寶下腸道阻塞以腹脹為主。 嬰幼兒的腸阻塞, 嚴重的完全阻塞, 多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因症狀明顯而被發現。 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阻塞, 也有可能拖很久後仍被遺漏。 如先天性巨腸症, 是因為胚胎發育期腸道神經節由上往下發育不完全而停止, 造成大腸末端無法放鬆, 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腸脹得很大。

Advertisiment
症狀除了寶寶有顯著的腹脹外, 通常也會有胎便延遲解出或便秘的現象。

寶寶肚子脹氣的症狀

寶寶最近肚子很脹, 感覺總是鼓鼓的。 腹部持續膨脹不癟, 且腹壁有張力, 敲著會響。 寶寶肚子脹氣的症狀有哪些呢?

正常的新生兒, 在餵奶後常可見到輕度或較明顯的腹部隆起, 有時還有溢乳, 但寶寶安靜, 腹部柔軟, 摸不到腫塊, 排便正常, 生長發育良好, 這是通常所說的“生理性腹脹”。 是由於新生兒腹壁肌肉薄, 張力低下, 且消化道產氣較多所致。

但如果腹脹明顯, 伴有頻繁嘔吐、寶寶精神差、不吃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 有的可見到小血管顯露(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可摸到腫塊;有的伴有黃疸, 解白色大便、血便、柏油樣大便, 發熱或上述的“五不”症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應儘快到醫院診治。

另外,寶寶肚子響這是腸鳴音,主要是吃奶時吞進大量空氣所產生的,是氣體和液體隨腸蠕動發出的聲音。建議媽媽每次給寶寶哺乳或餵奶時,應該讓寶寶頭部略高,奶嘴孔要充滿乳汁,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寶寶吃完奶後豎起來拍拍後背,直至打嗝即可,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會減輕此症狀。

寶寶肚子脹氣吃什麼

寶寶腹脹多以氣脹為主。吃一些通氣排氣的食物就可以很好的緩解,在一些健胃消食片之類的,增強一下消化功能。就可以解決。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類型腹脹的治療偏方:

1、乳食內積型

①山楂粥:鮮山楂切片,炒至棕黃色,每次取10~15克,加溫水浸泡片刻,煎取濃汁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入粳米50克,白糖適量,煮至稠粥即可服食。

②食療方:焦麥芽3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焙乾,研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連服1周。

2、脾虛夾積型

①棗肉雞內金餅:大棗肉250克,生薑30克,生內金50~60克,麵粉500克,白糖適量。先將生薑煎湯,棗肉搗爛,生雞內金焙乾研細末,共和入面,作成小餅,烘熟。每次吃2~3個,每日2~3次,連服1周。

②鯽魚姜椒湯:鯽魚一條,生薑30克,胡椒1克。鯽魚去鱗及內臟,薑切片與胡椒一同放入魚肚內,加適量水燉熟,加少許鹽,飲湯食魚。每天1次,連食1周。

預防寶寶肚子脹氣的方法

治不如防,再簡單的病也會給寶寶及父母帶來很多痛苦及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裡給媽媽推薦幾招預防寶寶脹氣的方法。

1、按時餵奶

不要等寶寶哭很久才餵奶,只要他有饑餓的表情就餵奶,否則會因久哭而吸進很多空氣造成脹氣。而且因為太餓,當一吃到奶時會很急、很用力,也會吸進過多空氣。

爸爸媽媽要學習如何安撫寶寶,不一定看到寶寶哭,就拚命給他喝奶,或用讓吸奶嘴的辦法安慰寶寶,可能這反而令他的肚子更脹;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爸或媽媽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2、餵食後輕拍寶寶背部

在餵食後,輕輕拍打其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減少寶寶脹氣的可能性。

3、注意奶瓶嘴兒大小適度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過大、瓶身的傾斜度不要太大,通常選擇讓寶寶在10到15分鐘內吃完240ml的奶水為宜,這樣就不容易造成空氣進入奶嘴,隨寶寶喝奶水時進入體內。寶寶如果有拉肚子或脹氣的情形,建議媽媽,將牛奶泡成原來一半的濃度,舉例說明,如果一般泡牛奶的比例是1:60,就轉變成1:120;如此一來,可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減少脹氣的情形。

4、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韭菜也應讓寶寶少吃。

發熱或上述的“五不”症狀,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應儘快到醫院診治。

另外,寶寶肚子響這是腸鳴音,主要是吃奶時吞進大量空氣所產生的,是氣體和液體隨腸蠕動發出的聲音。建議媽媽每次給寶寶哺乳或餵奶時,應該讓寶寶頭部略高,奶嘴孔要充滿乳汁,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寶寶吃完奶後豎起來拍拍後背,直至打嗝即可,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會減輕此症狀。

寶寶肚子脹氣吃什麼

寶寶腹脹多以氣脹為主。吃一些通氣排氣的食物就可以很好的緩解,在一些健胃消食片之類的,增強一下消化功能。就可以解決。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類型腹脹的治療偏方:

1、乳食內積型

①山楂粥:鮮山楂切片,炒至棕黃色,每次取10~15克,加溫水浸泡片刻,煎取濃汁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入粳米50克,白糖適量,煮至稠粥即可服食。

②食療方:焦麥芽3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焙乾,研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連服1周。

2、脾虛夾積型

①棗肉雞內金餅:大棗肉250克,生薑30克,生內金50~60克,麵粉500克,白糖適量。先將生薑煎湯,棗肉搗爛,生雞內金焙乾研細末,共和入面,作成小餅,烘熟。每次吃2~3個,每日2~3次,連服1周。

②鯽魚姜椒湯:鯽魚一條,生薑30克,胡椒1克。鯽魚去鱗及內臟,薑切片與胡椒一同放入魚肚內,加適量水燉熟,加少許鹽,飲湯食魚。每天1次,連食1周。

預防寶寶肚子脹氣的方法

治不如防,再簡單的病也會給寶寶及父母帶來很多痛苦及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裡給媽媽推薦幾招預防寶寶脹氣的方法。

1、按時餵奶

不要等寶寶哭很久才餵奶,只要他有饑餓的表情就餵奶,否則會因久哭而吸進很多空氣造成脹氣。而且因為太餓,當一吃到奶時會很急、很用力,也會吸進過多空氣。

爸爸媽媽要學習如何安撫寶寶,不一定看到寶寶哭,就拚命給他喝奶,或用讓吸奶嘴的辦法安慰寶寶,可能這反而令他的肚子更脹;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爸或媽媽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2、餵食後輕拍寶寶背部

在餵食後,輕輕拍打其背部以促進打嗝和排氣,減少寶寶脹氣的可能性。

3、注意奶瓶嘴兒大小適度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過大、瓶身的傾斜度不要太大,通常選擇讓寶寶在10到15分鐘內吃完240ml的奶水為宜,這樣就不容易造成空氣進入奶嘴,隨寶寶喝奶水時進入體內。寶寶如果有拉肚子或脹氣的情形,建議媽媽,將牛奶泡成原來一半的濃度,舉例說明,如果一般泡牛奶的比例是1:60,就轉變成1:120;如此一來,可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減少脹氣的情形。

4、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韭菜也應讓寶寶少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