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總是愛含飯 六招教你化解難題

寶寶吃飯是媽媽的一件煩惱事, 有些寶寶總是含著一口飯含在嘴裡半天都不咽, 這樣的話, 一頓飯吃的時間就過長, 影響了寶寶的消化能力。 有什麼好方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


寶寶吃飯愛含飯

有的寶寶吃飯時總愛嘴裡含著飯, 就是不咽下去, 喂一餐飯的時間特別長。 遇到大冷天時, 飯沒吃完就涼了。 其實, 寶寶含飯除了自身因素外, 還跟你的不良餵養方式關係密切。

含飯的常見原因

寶寶的原因

咀嚼、吞咽能力不強。 習慣了吸吮的寶寶要學會咀嚼和吞咽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寶寶3歲以後仍然含飯,

Advertisiment
很有可能跟寶寶長期吃流質、細軟食物使咀嚼功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有關。

身體狀況不佳。 當寶寶感冒或腸胃功能紊亂時, 可能會含飯。 此外, 有蛀牙 時, 為避免疼痛, 寶寶也會選擇含飯。

為了引起注意。 寶寶含飯不咽往往會得到家人更多的關愛及持續關注, 寶寶一旦發現含飯與被關注之間存在聯繫, 含飯行為就會被強化。

已經吃飽了。 寶寶已經吃飽了, 你還要求他繼續多吃點, 那他就會用含飯這種獨特的方式告訴你:我已經飽了。


媽媽要注意餵養方式

媽媽的原因

餵養觀念有誤。 很多媽媽總是生怕寶寶吃得少、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生長發育, 試想, 寶寶在沒有饑餓感的狀態下是不可能有良好食欲的。

餵養方式有誤

Advertisiment

包辦代替。 寶寶都有獨立做事的願望, 如吃飯時自己用小手抓, 但由於能力有限, 往往把飯桌搞得一團糟。 為圖省事, 媽媽乾脆採用餵飯方式, 這無意中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樂趣, 使寶寶失去了吃飯的熱情。

不停催促。 性急的媽媽不能忍受寶寶吃飯的速度而不停催促, 結果使寶寶情緒受到影響, 食欲降低, 將飯含在嘴裡不肯下嚥。

分散寶寶注意力。 有的媽媽在吃飯時讓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 邊玩邊吃。 有趣的事情總是比吃飯更有吸引力, 這就導致寶寶只顧玩而忘記了吃飯。 不能集中注意力吃飯, 飯在嘴裡便如同嚼蠟。

環境因素。 飯菜味道不符合寶寶的胃口

為了營養而忽視了飯菜的口感, 或者不重視變換飯菜的花樣,

Advertisiment
都會導致寶寶食欲欠佳。


要建立愉快的用餐氛圍

就餐氛圍不愉快。 如果就餐的規矩太嚴苛, 氣氛緊張, 即使飯菜色香味俱全, 寶寶也會視吃飯為一件無趣的事。

含飯的不良影響

不利於生長發育。 經常含飯的寶寶常因吃飯速度慢導致攝入食物量少, 身體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素, 有時甚至發生缺乏某種營養素的狀況。

不利於牙齒的健康。 含飯容易腐蝕牙齒, 引起齲齒。 此外, 還會降低乳牙的使用率, 影響牙床骨和面部肌肉、骨骼的發育, 導致一系列口腔問題。

不利於語言的發展。 經常含飯或咀嚼不充分, 都會影響口腔肌肉的力量和舌頭的運動能力, 對發音不利, 尤其是一些捲舌音的發音將變得極為困難。

威脅生命安全。

Advertisiment
曾有報導, 某幼兒因口中含著一口飯菜入睡, 導致飯粒阻塞氣管而窒息。 因此, 若寶寶有明顯睡意, 就不要再讓他吃東西了。

6招化解含飯難題

幫助寶寶學習和訓練咀嚼功能。 6~12個月是寶寶發展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關鍵期, 此時一定要適時、合理地給寶寶添加輔食, 在充分顧及營養平衡的同時考慮食物的硬度, 為口腔肌肉提供充分的刺激。

家長要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吃飯時提醒寶寶或與他一起做咀嚼和吞咽的動作。


寶寶要定時定量進餐

定時定量進餐。 兩餐間隔保持在3~4個小時, 使胃有足夠的排空時間。 同時, 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 增加熱量消耗, 並控制零食的供給量, 讓寶寶在正餐前有一定的饑餓感。

控制寶寶每餐的進食時間,

Advertisiment
不要吃太久, 事先跟他約定好飯後20分鐘才可以玩玩具、看書或看電視。

正確估計寶寶的食量, 提供適量的食物。 在寶寶進餐時注意觀察他的進食表現, 若他已經吃飽, 就會扭頭拒絕或含飯不咽。

鼓勵寶寶獨立進餐。 一定要滿足寶寶自己吃飯的願望, 儘管他將飯菜灑得滿地都是, 但這是寶寶學習吃飯本領的必經階段, 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哦。

營造專心用餐的環境。 就餐前把電視關掉, 將玩具收起來, 然後為寶寶擺放安全、可愛的餐具, 為他提供練習使用餐具的機會。 全家人愉快地圍坐在餐桌旁, 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 引發寶寶用餐的興趣。

對寶寶的良好進餐行為及時強化。 若寶寶有進步時, 比如咀嚼速度快些了或者就餐情緒好些了, 請及時給予肯定,使寶寶的正確就餐行為得以鞏固。

留意寶寶的身體狀況。寶寶含飯有多種原因,除了缺鋅、鐵等微量元素,腸胃功能紊亂、咀嚼能力差、蛀牙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在寶寶的身體出現生病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給寶寶進補,以免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小編總結:在抱怨寶寶吃飯麻煩的同時,媽媽也要檢討自己的餵養方式,不要每頓飯都追著寶寶跑,應該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養成在飯桌上用餐的好習慣。

請及時給予肯定,使寶寶的正確就餐行為得以鞏固。

留意寶寶的身體狀況。寶寶含飯有多種原因,除了缺鋅、鐵等微量元素,腸胃功能紊亂、咀嚼能力差、蛀牙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在寶寶的身體出現生病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給寶寶進補,以免影響他的生長發育。

小編總結:在抱怨寶寶吃飯麻煩的同時,媽媽也要檢討自己的餵養方式,不要每頓飯都追著寶寶跑,應該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養成在飯桌上用餐的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