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總是愛吃自己的手指 到底是什麼原因?

許多媽媽肯定都遇到過這種無奈:一不注意, 寶寶就把自己的手指放進了自己的嘴裡, 還一個勁兒的吮吸著, 甚至還發出聲音, 讓人覺得那簡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吃手也就算了, 有時候還把腳給抱起來往嘴裡塞, 像是在說他們的小手和小腳, 就是這世間最好的的“美味大餐”。

寶寶吃手, 在媽媽們看來太不衛生了。 因為, 手指上有太多的細菌, 很容易導致病從口入, 於是他們會不厭其煩的將寶寶的手指從他們的口中拿出, 即使寶寶哭鬧都不心軟。

但是親愛的媽媽們, 你們知道嗎, 其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是要採取不同的方法的,

Advertisiment
有些年齡階段還要鼓勵孩子吃手呢, 因為這有利於寶寶感知能力的發展哦~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到底應該怎樣面對孩子吃手指這個事情吧~

3個月的嬰兒吃手是探索行為

不知道手是自己的, 在偶然的機會注意到自己的手, 將手放進嘴裡, 吃得很香甜滿足, 這是孩子的探索行為, 不需要阻止。 引導2、3個月孩子學習用手。 小嬰兒的手經常握拳, 當碰到物體時有時會張開, 可以讓他摸一摸不同質地的物品, 學習握一會兒。 如果在寶寶視野手能夠到的地方, 懸掛一些玩具。 他揮動小手偶然碰到玩具, 在這種反復接觸中學習手眼協調有意接觸玩具。

4-6月的嬰兒吃手是感知力的發展

Advertisiment

4、5個月後, 嬰兒可以手眼協調抓玩具, 不但把吃手, 還會把抓到的玩具等任何物體放到嘴裡, 家長不用緊張, 不用制止, 口內探索利於寶寶感知能力的發展。 引導4-6個月孩子鍛煉用手。 5個月時可以把玩具放在不同距離, 在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夠得著的地方, 讓嬰兒憑自己的努力去夠取玩具, 不要被動將玩具放在嬰兒手中。

6個月時鍛煉孩子把玩具從一隻手傳遞給另一隻手。 坐位時, 寶寶一隻手中已經拿了一個物體, 再給同一只手一個物體, 看是否會將原來的物體傳遞給另一隻手, 如果不會, 可以教教寶寶, 幾次後就會學會。

7-12月的嬰兒吃手是緩解出牙疼痛

6個月以後, 多數孩子出牙了, 出牙時寶寶會感覺不舒服, 孩子通過咬自己的手指、拳頭或其它物品來安撫自己。

Advertisiment
就像我們大人腿酸時, 按揉肌肉可以緩解疼痛, 是一個道理。 可以給孩子咬牙膠, 達到輕輕按摩牙齦的作用。 但很多嬰兒還是喜歡咬自己的手指、拳頭, 不用給孩子過度糾正。

1-2歲孩子吃手需要引導

1歲後的寶寶吃手, 主要是尋求安全感, 寬鬆、溫馨家庭氣氛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家長要避免過度指責批評孩子。 如果孩子長時間專注地吃手,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 把注意力從手指轉移到玩具、畫冊等色彩鮮豔的東西上。 當寶寶吃手時, 可以給他磨牙餅乾, 或磨牙棒, 把小手解放出來。

學齡前或學齡期兒童還吃手或啃指甲需要更多關愛

學齡前的孩子如果還在吃手, 多數是心理原因所致,

Advertisiment
與體內缺少某種元素關係不大。 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流, 瞭解孩子心理狀況, 是不是批評關愛不足, 並擴大孩子的興趣範圍, 鼓勵他們逐漸戒掉不良習慣。

如何改正孩子“吃手”愛好

對於1 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 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就讓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 不用去阻止他。

兩三歲寶寶的還在吮手指, 可以採用讚揚的口吻對他說:“寶寶長大了, 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訴他:“手太髒了, 不能放進嘴裡, 否則要生病的!”

再大一點的孩子, 可以告訴他手指縫裡有很多髒東西, 有會使人生病的細菌, 還有鉛等有害物質, 會影響健康。 甚或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網上搜一搜, 看看我們的手指縫裡究竟有什麼髒東西, 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克服這種壞習慣的動力和決心。

Advertisiment

仔細觀察孩子在什麼時候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有的放矢地給予幫助。 如, 很多孩子咬指甲是在做作業有困難時, 家長除了提醒以外還要在學習上給予幫助;也有不少孩子是在看電視或無聊發呆時咬咬指甲, 那麼家長就需要花一點時間多陪陪孩子, 與孩子一起做手工等, 既能減少咬指甲, 又增進親子關係。

當發現孩子正在咬手指時, 可以心平氣和地拉出他的小手, 然後陪他玩一會兒, 讓他小手忙得沒功夫塞進嘴裡。

如果孩子已經較大了, 媽媽在家無法幫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 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 兒童口腔科可以採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習慣。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設計矯正措施,就像量身訂制服裝一樣。

小時候的孩子,是一個對於很多事物都有著新鮮感的,他們會想要接觸很多東西,這其中也包括他們自己的身體。媽媽們要細心觀察,對症看待,切不可將自己的對錯認知全部強壓在他們的身上,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地,讓他們自己創造。

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設計矯正措施,就像量身訂制服裝一樣。

小時候的孩子,是一個對於很多事物都有著新鮮感的,他們會想要接觸很多東西,這其中也包括他們自己的身體。媽媽們要細心觀察,對症看待,切不可將自己的對錯認知全部強壓在他們的身上,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地,讓他們自己創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