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總拉肚子該怎麼辦呢?

急!寶寶腹瀉又重來!

當寶寶腹瀉不停時, 父母必然擔心寶寶因無法順利吸收足夠的營養, 不是要求醫師趕快開藥止瀉, 就是限制寶寶的進食次數, 其實, 過與不及都不是正確的做法!注意脫水情況, 適度給予水分, 並酌量進食, 才能幫腹瀉寶寶早日恢復健康。

如果寶寶一天的大便次數與糞便的含水量比平日明顯增加, 就有可能是發生了腹瀉。 由於腹瀉時腸道的蠕動過快, 水分來不及被大腸吸收, 就會排出體外, 所以, 寶寶的大便含有很多水分, 有時候甚至是“水便”。

寶寶為何總腹瀉

如同發燒一樣,

Advertisiment
腹瀉也是一種症狀, 至於為何會腹瀉, 則需要臨床醫師的診斷。 一般而言,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4種:

・感染性:如病毒、細菌、原蟲。

・代謝性:如乳糖耐受不良。

・過敏性:如牛奶蛋白質及食物過敏。

・營養性:如營養攝取不足。

其中以感染性腹瀉最為常見, 主要傳播方式是糞-口傳染, 可經食物、飲水或人與人接觸傳染。 感染性腹瀉的元兇包括病毒與細菌, 一般來說, 孩子得病毒性腸炎的比較多, 但是季節交替的時候, 由於飲食紊亂, 所以, 觀察孩子的大便, 若含有血液與白細胞, 合併腹痛與發燒, 就要懷疑是細菌性腸炎了。

・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等。

・細菌:沙門氏菌、空腸彎曲桿菌、志賀氏桿菌與大腸桿菌等。

詢問病史有助診斷

在辨別致病原因時,

Advertisiment
醫師會詢問病史, 如是否接觸過其他相同症狀的小朋友、曾經吃過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是否外出旅遊或使用抗生素等。 有的寶寶因中耳炎等疾病而服用抗生素, 因此改變了腸道的菌群生態(當抗生素把胃腸道某些細菌殺死時, 可引起其他致病菌增生), 而造成拉肚子。

做好腹瀉寶寶的家庭醫生

通常感染性腹瀉會在一周內改善, 少數會超過2周, 超過2周便被稱為持續性腹瀉。 發生腹瀉時, 要小心併發症。 脫水對於嬰幼兒而言, 是腹瀉時最容易出現的狀況, 須多加注意。 另外, 寶寶腹瀉時最容易發生電解質失調, 因此,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是媽媽照顧寶寶時的重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