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做到這些,告別“兔子寶寶”

1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中醫治療

紅眼病, 中醫又叫“天行赤眼”。 此病為季節性傳染病, 多發生在夏季, 系由感受風邪熱毒, 侵襲人體眼部引起的。 現代醫學稱為急性結膜炎, 認為是由病毒傳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因其具有發病急、傳播快、流行廣、傳染性強的特點, 故醫學專家們又稱之為夏季的眼科瘟疫”。 臨床上, 本病以發病急、白睛發赤、眼痛、眼胞發腫、目熱怕光、眼糞多而粘結為特徵。 中醫採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療法, 以及用民間的熏洗療法常獲良效。

1.食療中藥

苦瓜:苦瓜1個, 剖開去瓤, 曬乾, 焙乾研末。

Advertisiment
每次服5克, 燈芯草煎湯送服。 適用於風熱型。

蒲公英:鮮蒲公英60-120克, 水煎服。 用於熱毒型。

2.藥膳複方

野菊花菠菜湯:菠菜籽9克、野菊花9克, 水煎服。 每日2次, 連服數天。

白木耳湯:白木耳30克、清茶6克、冰糖50克, 共入鍋中, 加水煎湯。 吃木耳喝湯, 每日1劑, 連服數天。

馬齒莧黃花菜湯:馬齒莧30克、黃花菜30克, 加水煎湯飲服。 每日2次, 連服4-5天。

羊膽蜂蜜膏:羊膽3個、蜂蜜適量, 取羊膽汁加入蜂蜜內, 放鍋裡熬成軟膏服。 每日2次, 每次10-15克, 開水沖服。

東風千里湯:東風菜15克、千里光15克, 加水煎湯服。

枸杞桑葉湯:鮮枸杞苗30克、鮮車前草30克、鮮桑葉60克, 加水適量煎湯服。

地耳公英湯:地耳15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 加水煎湯服。

2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西醫治療

紅眼病單眼或雙眼結膜充血,

Advertisiment
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 但一般不影響視力。 如果不及時治療, 有的則轉成慢性結膜炎。 具體治療如下:

1.滴眼藥水。 如患者病情重、伴全身症狀者應加用系統規範給藥。 常用的抗生素眼藥水有:鹽酸洛美沙星眼藥水, 托百士眼藥水, 0.1%利福平、10%~20%磺胺醋醯鈉、0.3%氟呱酸、0.25%氯黴素眼藥水;抗病毒眼藥水有:0.1%病毒唑眼藥水, 0.1%無環鳥苷眼藥水等。

2.塗抗生素眼膏。 如環丙沙星、金黴素或四環素眼藥膏, 對病毒感染的患者必要時也可應用干擾素等治療。

3.患者毛巾、衣物要及時消毒。 如:陽光下暴曬、熱水燙和用消毒液浸泡等, 以便徹底殺滅病原體, 以防重複感染或傳染他人。

4.少吃些辛辣、上火食物。 以免加重病情;同時, 患者在疾病症狀完全消失後仍需繼續用藥一周,

Advertisiment
防止復發。

5.沖洗眼睛。 由於結膜囊內分泌物聚集, 容易磨損眼角膜, 積聚病原微生物, 因此, 患者必要時在每天早晚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水沖洗自己的眼結膜囊2~3次, 及時擦洗、清除眼內外分泌物, 以便增強藥物治療的療效。

3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護理方法

紅眼病有如此強的傳染力, 那麼如何防止其傳播呢?如何不讓你家寶寶染上紅眼病?父母必須做到:

1.清洗眼部時不要用硬性的布去擦眼, 不要碰及黑眼珠(角膜)。 須用柔軟的經過消毒的紗布(家庭裡可用煮沸消毒―煮沸半小時即可)蘸生理鹽水, 或涼開水濕潤眼部擦去眼睫毛上的分泌物。

2.為了避免眼內(結膜囊內)溫度增高, 造成細菌大量繁殖的機會, 因此不要給患兒熱敷,

Advertisiment
相反要保持涼爽, 也不宜應用眼膏之類的藥物, 使眼部溫度不致增高。 切忌戴眼罩。

3.本病有較高的傳染性, 因此孩子得病後要在家隔離, 家裡人也要分開洗臉水、臉盆、毛巾、手帕。 病人的用具、玩具、毛巾要消毒。 給孩子洗眼後, 家長的手要用肥皂清洗2-3次, 才能接觸其它物品。 孩子不要到他人家裡串門做客、或到公共場所去。

4.不要帶孩子去游泳池:紅眼病患兒如果到游泳池游泳, 不僅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別人, 而且也會使自己的病情加重, 因為游泳池不可能隨時消毒, 池水中有病毒, 會造成重複感染。

5.冷敷護理, 急性結膜炎初起時眼部宜作冷敷護理, 既有助於消腫退紅, 患者也會感到舒服。 如果使用熱敷, 會使眼球充血,

Advertisiment
炎症可能會擴散, 並有可能引起併發症。

123 4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常見疑問

1.紅眼病多久能好

一般情況下, 在發病三天到四天后, 孩子的病情會達到最高峰, 然後開始好轉, 發病十天到十四天后痊癒。 如果因感染ochweeks桿菌和肺炎雙球菌而導致病情加重, 身體不舒服, 且體溫變高。 療程大概為兩個星期到四個星期。 常常是雙眼同時發病或者兩眼間隔一兩天發作。

2.紅眼病怎麼傳染

此症傳染最主要的管道是接觸, 從眼到手再到眼。 倘若接觸到患者的毛巾等物品, 或和患者去了同間泳池, 也有可能被感染。

3.紅眼病會復發嗎

不少人認為看一下紅眼病人的眼睛即會被傳染, 這顯然是錯誤的看法。 只有之間或間接接觸才會感染。 其實, 直接或間接接觸才會感染。一隻或兩隻眼睛結膜充血,有大量黏性的膿液分泌出來,但是一般不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有的會慢慢變成慢性結膜炎。這不是病情復發,而是重新感染了病毒。

5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如何預防

1.個人衛生需注意,需要經常修理指甲;勤洗手,尤其是吃飯前和方便後。

2.不要直接用手來揉眼睛,如果眼角堆積了很多眼屎,可以用乾淨的手帕或紗布來擦拭。

3.寶寶的洗漱用品要專用,並且定期消毒;疾病流行高發期少帶孩子去人多場所。

4.要教會孩子保護眼睛,讓眼睛充分休息。

123 7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紅眼病症狀

紅眼病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病因。所有的結膜炎都會引起結膜發紅,其主要表現部位在眼白和內眼瞼。由感染導致的結膜炎還會伴有分泌物產生,尤其是在清晨,眼睛會覺得黏滯和有沙礫感。

1.急性結膜炎

導致寶寶眼紅的最常見原因是急性結膜炎。寶寶如果得的是急性結膜炎,除了會有結膜充血(即眼紅)症狀外,膿性分泌物也非常多,眼屎呈黃色。特別是早晨醒來,分泌物多到甚至睜眼都困難,需要用手扒開眼睛。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到寶寶的視力。

主要症狀:眼屎非常多且呈膿性。

2.過敏性結膜炎

導致寶寶眼紅的第二大常見病因是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常常是枯草熱或常年性鼻炎引起的症狀之一,除了會引起結膜充血外,還可能引起眼癢。有的寶寶眼睛會有分泌物,分泌物有彈性,可拉絲,與紅眼病的膿性分泌物有很大不同。如果在裂隙燈下看,許多寶寶的結膜上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濾泡,有時多得像鋪路石一樣密密麻麻。

患過敏性結膜炎除了眼部不適,有的寶寶也會出現流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因此,也有人稱過敏性結膜炎為“過敏性鼻結膜炎”。患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兒童往往同時患有濕疹或哮喘等疾病,這些疾病通常來自家族遺傳。

主要症狀:眼屎有彈性、可拉絲,多伴有眼癢。

3.虹膜睫狀體炎

虹膜睫狀體炎也叫葡萄膜炎,它也是引起寶寶眼紅的原因之一。雖說該類型沒有前兩種疾病常見,但是它提示著寶寶機體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疾病,更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虹膜睫狀體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寶寶除了會眼紅之外,往往還伴有眼痛、視力下降、流淚、怕光等症狀出現,而且眼壓會偏高。

通常來說,兒童患虹膜炎的幾率較小,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延誤了治療,可能會導致終身後遺症。

主要症狀:眼痛、視力下降、流淚、怕光。

123 直接或間接接觸才會感染。一隻或兩隻眼睛結膜充血,有大量黏性的膿液分泌出來,但是一般不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有的會慢慢變成慢性結膜炎。這不是病情復發,而是重新感染了病毒。

5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如何預防

1.個人衛生需注意,需要經常修理指甲;勤洗手,尤其是吃飯前和方便後。

2.不要直接用手來揉眼睛,如果眼角堆積了很多眼屎,可以用乾淨的手帕或紗布來擦拭。

3.寶寶的洗漱用品要專用,並且定期消毒;疾病流行高發期少帶孩子去人多場所。

4.要教會孩子保護眼睛,讓眼睛充分休息。

123 7 寶寶紅眼病怎麼辦 紅眼病症狀

紅眼病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病因。所有的結膜炎都會引起結膜發紅,其主要表現部位在眼白和內眼瞼。由感染導致的結膜炎還會伴有分泌物產生,尤其是在清晨,眼睛會覺得黏滯和有沙礫感。

1.急性結膜炎

導致寶寶眼紅的最常見原因是急性結膜炎。寶寶如果得的是急性結膜炎,除了會有結膜充血(即眼紅)症狀外,膿性分泌物也非常多,眼屎呈黃色。特別是早晨醒來,分泌物多到甚至睜眼都困難,需要用手扒開眼睛。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到寶寶的視力。

主要症狀:眼屎非常多且呈膿性。

2.過敏性結膜炎

導致寶寶眼紅的第二大常見病因是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常常是枯草熱或常年性鼻炎引起的症狀之一,除了會引起結膜充血外,還可能引起眼癢。有的寶寶眼睛會有分泌物,分泌物有彈性,可拉絲,與紅眼病的膿性分泌物有很大不同。如果在裂隙燈下看,許多寶寶的結膜上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濾泡,有時多得像鋪路石一樣密密麻麻。

患過敏性結膜炎除了眼部不適,有的寶寶也會出現流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因此,也有人稱過敏性結膜炎為“過敏性鼻結膜炎”。患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兒童往往同時患有濕疹或哮喘等疾病,這些疾病通常來自家族遺傳。

主要症狀:眼屎有彈性、可拉絲,多伴有眼癢。

3.虹膜睫狀體炎

虹膜睫狀體炎也叫葡萄膜炎,它也是引起寶寶眼紅的原因之一。雖說該類型沒有前兩種疾病常見,但是它提示著寶寶機體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疾病,更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虹膜睫狀體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寶寶除了會眼紅之外,往往還伴有眼痛、視力下降、流淚、怕光等症狀出現,而且眼壓會偏高。

通常來說,兒童患虹膜炎的幾率較小,如果發現得早,治療起來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延誤了治療,可能會導致終身後遺症。

主要症狀:眼痛、視力下降、流淚、怕光。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