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第一天上幼稚園大哭怎麼辦?

通常, 新入園的小寶寶都會通過哭來表現自己焦慮、恐慌的情緒, 少則幾天, 多則一兩個月。 其實這段經歷會是孩子的一次成長, 家長不要因為心疼而延遲了寶貝的成長!

又是一年入園時

又到了開學季, 很多小寶寶要入園了。 面對陌生的環境, 寶寶的心情難免會有所焦慮、膽怯, 再加上自己所依賴的親人不在身邊, 對孩子的心理更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有的孩子一開始會興高采烈的去幼稚園, 對新的環境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好奇, 而伴隨著新鮮感的消失, 開始了想家, 開始了哭鬧。 而大多數的孩子會在前幾天大哭大鬧,

Advertisiment
不肯上幼稚園, 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 部分孩子則是以淚洗面, 自言自語著“要媽媽, 要回家”。 少數孩子的適應期比較長, 可能會持續1-2個月。 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 如頭痛、肚痛、尿頻等現象, 一回家症狀馬上消失。

孩子的這一系列反應都是對陌生環境的正常表現, 爸爸媽媽不必過分擔憂。 本來家是孩子所熟悉的、自由的、依賴的, 可是卻要突然離開溫暖的家庭去到一個陌生的、有規則的集體環境中, 這時孩子的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恐慌的。

一定的焦慮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可是長時間的焦慮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這也是很多父母所擔心的, 甚至動搖了父母送孩子入園的決心。

Advertisiment
可是孩子遲早是要成長的, 這是孩子的一個必經階段, 作為父母, 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緒, 然後幫助他們儘量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

父母早準備 孩子少受罪

孩子入園為什麼恐慌?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對新環境所感到的陌生, 所以, 在入園前帶孩子多往幼稚園裡跑跑, 有條件的也可以多和老師見見面。 當然, 還要和孩子溝通, 告訴他去了幼稚園會發生什麼, 比如媽媽不能陪著他, 有什麼事情可以找老師。 好了, 鋪墊完成, 只欠“東風”, 儘管“東風”一到, 孩子還是會大哭不止, 可是孩子心理明白了怎麼回事, 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是可以縮短孩子的適應期的。

抵抗入園 父母和孩子一起戰鬥

上幼稚園, 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Advertisiment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對於在排斥期的孩子, 父母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要做什麼或者不能做什麼。

1. 最不應該做的就是, 只要孩子哭就立即妥協。 你是心疼孩子, 這誰都知道, 可是如果孩子一直哭呢?難道就再也不送幼稚園了嗎?哭, 是孩子的正常反應, 是孩子在發洩, 是孩子在成長, 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你的不舍, 只會拉長孩子的排斥期, 增大孩子的痛苦。

2. 不要言行不一。 小寶貝梨花帶淚地說不想去幼稚園, 你溫柔的心碎了一地, 安撫寶貝說不去了不去了, 可是卻還是牽著寶貝的手交給了老師。 讓寶貝對你產生了不信任感, 喪失了安全感, 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3. 多問孩子開心的事情。 孩子回家後, 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幼稚園的生活,

Advertisiment
比如讓孩子講講今天玩了什麼遊戲, 或者有什麼開心有趣的事情。 一定不要出現這樣的問話“老師喜歡你嗎?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你在幼稚園想媽媽了嗎?”這樣的問話沒有一點意義, 只會讓孩子更加不想去幼稚園。

4. 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適應能力差。 哭鬧是大多數孩子上幼稚園的一個必經階段, 即便哭的時間可能長一些, 表達情緒的方式更激烈一些, 也不能因此判斷孩子的某項能力有問題。

5. 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兒就是:堅持。 風雨無阻, 堅持送孩子去幼稚園。 接受這過程中孩子所有的情緒發洩, 但不要因為孩子的哭泣而妥協。

哭鬧也好, 抗拒也好, 都是孩子成長的經歷, 而成長本就是痛苦的,

Advertisiment
我們所能做的, 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